-
全国碳市场扩围,会为哪些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全国碳市场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和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核心政策工具,也是我国碳定价的主体形式。2017年我国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2025年3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标志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工作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此次扩围后,全
2025-07-02 -
如何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
碳市场是通过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动全国碳市场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6.3亿吨、成交额430.3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价格稳中有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平稳运行,已公示63个减排项目。
2025-07-02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满两月,专家建言建立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
距离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已经过去三年半的时间,3月底碳市场迎来了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耗能高排放工业行业。如今,全国碳市场“双轮驱动”的制度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扩围后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超过60%,未来将如何促进我国的绿色转型进展?日前,在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十周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
2025-07-02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满两月,专家建言建立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
距离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已经过去三年半的时间,3月底碳市场迎来了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耗能高排放工业行业。如今,全国碳市场“双轮驱动”的制度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扩围后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也超过60%,未来将如何促进我国的绿色转型进展?日前,在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十周年学术年会上,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向包括《华夏时报》记者在
2025-07-02 -
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巨头”正式加入全国碳市场 我国强制性碳市场排放量占比将超六成
湖北日报讯(记者左晨、通讯员张阳春、吕露)原来发电行业“一枝独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碳市场”)一下子热闹起来。5月26日,从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获悉,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工业巨头”正式加入全国碳市场,新增的1000多家重点排放单位都已完成全国碳市场账户的开立。据测算,三大行业纳入后,覆盖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新增约30亿吨,加上此前电力行业覆盖的50
2025-07-02 -
延边碳排放权交易迈出关键一步
日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矿业集团与浙江申碳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签订全省首个超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与CCER开发项目框架协议。这标志着延边州碳排放权交易工作迈出关键一步。依照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探索珲春矿业集团超低浓度瓦斯综合利用与CCER开发项目等方面开展深层合作。自2024年起,延边州生态环境局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及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改革要求,加强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中环联合认证中心(CE
2025-07-02 -
《关于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建议》!省林业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1号建议的答复
省林业局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71号建议的答复刘兴代表:您提出的《关于支持林业碳汇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林业碳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一、关于“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放宽林业碳汇准入条件,准许更多森林资源开发碳汇项目......”的建议近年来,省林业局大力推动以林业碳汇为载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深化林业碳汇(票)试点,推动林业碳汇项目开发。(一)推动林业碳票开
2025-07-02 -
江西遂川推进CCER林业碳汇项目市场化运作
江西省遂川县CCER造林碳汇开发项目日前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标志该县林业碳汇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了解,遂川县有1.4万亩碳汇林资源将进入市场参与交易,是全省造林碳汇体量最大的县。 CCER造林碳汇开发项目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产生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量。项目计入期为2020年9月23日至2050年9月22日,预计年均减排
2025-07-02 -
引领绿色转型 建立长三角碳转移联合应对机制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肩负着引领绿色转型的重要使命。同时,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制造业出口的重镇,长三角大量制造产品出口极易使其成为全球高碳排放产业转移的目的地,这种伴随产业跨区域活动发生的碳排放空间转移即“碳转移”。由于长三角区域内各城市要素禀赋、发展阶段和低碳发展基础差异巨大,尚未在低碳发展上形成有机的协同关系,叠加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长三角面临着“碳转移”风险与
2025-07-02 -
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江门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推荐布局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补充通知
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江门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推荐布局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补充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有关单位,各有关企业:2023年7月,我局印发了《江门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推荐布局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单个独立储能电站容量进行了建议,其中负荷中心地区独立储能电站建议接入容量5-10万千瓦,新能源富集地区独立储能电站建议接入容量3-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