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坝子村“五个统一”打造高寒绿色蔬菜品牌

2015年以前,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忙糯乡小坝子村是典型的贫困高寒山区,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传统的苦荞和零星的马铃薯、茶叶、水稻、玉米,品种繁杂、技术落后,无规模、无品牌、无销路,产业上大家各自发展,难以形成工作合力。

近年来,小坝子村立足自身实际,按照“统一产业规划、统一品种选择、统一种植管理、统一产品认证、统一订单销售”“五个统一”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打造高寒蔬菜品牌。2021年,小坝子村被评为云南省级产业发展型美丽村庄。

image.png 

马铃薯种植基地。王文林摄

统一产业规划,因地制宜谋发展。脱贫出列以来,小坝子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认真分析村情,变劣势为优势,因地制宜谋发展。在“挂包帮”机制推动、忙孝马铃薯合作社“大手牵小手”带动、组织到外地考察学习促动下,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性改变。把脱贫致富之“根”深植于绿水青山中,以绿色保护为基础,以绿色科技为支撑,以绿色供给为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种植技术,建设绿色生态种植基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根据小坝子村的地理特征,在6个自然村集中连片田块统一规划建设以马铃薯为主的高寒蔬菜产业基地。

统一品种选择,围绕市场需求调结构。市场需求什么,就引导农民种什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做优做大小区域产业。以订单引领种植结构调整,选定性喜凉爽、耐贫瘠的“丽薯7号”“青薯9号”马铃薯新品种,同时套种卷心菜、白萝卜,形成“一年四熟”制,确保全年都有蔬菜供应市场。 2022年种植3000亩马铃薯,轮作卷心菜1500亩、白萝卜1000亩,2023年计划建成“马铃薯+卷心菜+白萝卜”轮作产业基地5500亩,同时联动勐勐镇、大文乡部分适宜山区村共同打造“万亩绿色生态蔬菜园区”。

统一种植管理,优化种植技术。合理布局产业用地,整合外出及无劳力户68户土地760亩,流转给24户大户种植蔬菜。综合考虑当地地力、光温条件、产量要求、耕作习惯、管理水平灌溉条件等因素,优化种植技术,精心备播,精细播种,打好丰收基础。2022年以来,共举办马铃薯专题培训班8期,培训农户856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科学种植管理的水平,较2021年相比亩均增产120公斤。同时,改进生产方式,有效整合农机生产工具,培训好农机手,选择好机械并做好调试,做好播前准备,提高农具利用率,提升生产效率。

统一产品认证,打造一流“绿色食品牌”。按照现代农业建设要求,以“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抓手,推进产业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实现产品可追溯,基地标准化建设、规模化推进、品牌化效应,推动循环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旅游。马铃薯产业由2015年的400亩发展到现在的3000亩,建成设施农业1200亩,全部施农家肥。2022年2月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小坝子绿然土豆”品牌。整个基地形成循环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有机统一体。利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服务平台,共享农业订单,做强农村电商,不断提高小坝子绿色生态农产品的知名度,2022年全村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蔬菜2670吨,收入达640万元。

统一订单销售,有效实现利益联结。小坝子村于2016年9月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绑定农户215户,其中监测户13户。再由合作社绑定企业,订单销售实现利益联结,绑定2家农业企业公司完成订单供销,每组织交售1吨马铃薯,公司提取兑付合作社80元代办费用。2022年共签订订单215份,收获马铃薯7500吨,提取代办费75万元。通过合作社“双绑”,2022年全村蔬菜总利润预计达1800万元,人均纯收入预计达11800元。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