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交所总经理梅德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快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

image.png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202275日,21世纪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举办“‘碳中和2060’与绿色金融论坛:气候投融资与中国未来主题研讨暨报告发布会。

在专家研讨环节,北京绿色交易所总经理、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梅德文发表了题为自愿碳市场促进气候投融资——国际自愿碳市场的发展与实践的演讲。

在演讲中,梅德文阐释了气候投融资的作用,并聚焦国际自愿减排市场,重点介绍了三大交易机制和三大交易所。

梅德文强调,在联合国SDM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将要启动,以及国际自愿减排市场机制陆续推出的背景下,中国应与国际各相关方一起推动全球碳交易和碳市场的建设,包括碳信用的衡量标准、全球碳价的形成以及碳市场的互联互通。

中国应当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循序渐进地推出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出中国的自愿减排交易产品,以促进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的气候投融资。梅德文称。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符合绿色金融三大功能

2020年至今,《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推进气候投融资工作,同时推动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梅德文认为,上述工作旨在开发一批气候投融资项目,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

绿色金融有三大功能,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这三大功能。

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作为碳市场的组成部分,完全符合这三大功能,它能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新能源投资风险管理,以及市场定价。梅德文称。

与此同时,自愿减排市场也可以促进绿色金融五大支柱功能的实现,即符合界定标准(Taxonomies)、碳排放信息披露要求(Disclosure)、激励机制(Policy incentives)、气候投融资产品体系(Products)和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因此,发展中国的自愿减排市场,对于中国的气候投融资非常重要。

借鉴国际经验有益自身市场建设

国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今天,可能是我们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明天。梅德文认为,借鉴学习国际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的发展有极大意义

据相关预测,到2030年全球自愿减排市场有可能达到300亿-500亿美元的规模。梅德文认为,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融资手段。

中国的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碳汇等行业,未来都可以通过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大规模的、低成本的长期资金融资。梅德文称。

在演讲中,梅德文介绍了国际上的三大交易机制和三大碳交易所。

据梅德文介绍,目前,全球首个行业内的强制碳交易市场CORSIA(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机制)正值试点阶段。CORSIA是国际民航组织建立的为全球航空业设定统一的减排目标以及实施方案的市场化减排机制。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2035年,如果全球主要国家都参加CORSIA,预计航空业需要购买25亿吨的碳减排量用于碳抵消。

梅德文认为,CORSIA的实施将使欧盟、北美和中国等国家的自愿减排定价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间接地连接起来,同时也能为国际航海业等其他行业构建全球碳交易市场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除了CORSIA,梅德文还介绍了联合国推动的SDM(可持续发展机制)和国际金融界正在大力推进的TSVCM(国际自愿碳减排市场规模化工作小组)。前者架构已在第二十六届格拉斯哥气候大会(COP26)上获得初步通过,预计将在2030年前完成所有体制机制搭建,以期建立全球统一的碳定价体系准绳。后者则是一个成立于20209月的民间组织项目,目标是提升自愿减排(VER)市场的规模化和效率,一方面力争建立一个高诚信度的VER产品,另一方面建立一个统一的、高透明度、高流动性的VER市场。

梅德文也介绍了几家主要的国际碳交易所,包括新加坡的气候影响力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CIX)、欧洲能源交易所(EEX)和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梅德文介绍称,CIX的交易平台主要拥有两项业务,分别是GREENEX碳积分交易所和项目市场(Project Marketplace),前者被广泛认为是当今相对较可靠的碳积分平台。EEX的专项自愿减排碳市场系列产品即将面向全球上市,这种发行方式意味着EEX的相关产品可以实现跨时区交易。全球领先的衍生品市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则率先推出了全球碳排放抵消期货合约(GEO)、基于自然的全球排放抵消期货合约(N-GEO)以及对标核心碳原则(CCP)的核心全球排放抵消期货合约(C-GEO)。

梅德文表示,中国应当借鉴国际市场经验,循序渐进地推出中国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推出中国的自愿减排交易产品,以促进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促进中国的气候投融资。

image.png

1657676970547536.png

来源:上海能源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