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竹: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2021年,四川省绵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76.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96亿元,同比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197.59亿元,同比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143.30亿元,同比增长8.7%。
2021年,绵竹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7天,优良率为84.1%,同比增长1.3%;臭氧污染天数共26天,同比减少10天。全市四个考核断面全部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水质优良率为100%;新市总排口达到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
这两组数据,是对绵竹高质量发展的最好诠释。
近年来,绵竹市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一体推进环境质量改善、污染治理修复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短板逐渐补齐,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企业厂区一角。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6月15日中午,家住孝德镇清道社区8组的谭大哥在自家厨房里清洗碗筷,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通过专用下水管道排到屋外的池子里再进行污水处理。“以前,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沟渠,到处又脏又臭,还滋生很多蚊虫。自从有了这个池子,污水少了,臭味也没有了,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变。”谭大哥说。
谭大哥说的“池子”就是绵竹市实施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工程采用“厌氧+人工湿地”工艺的处理方法,生活污水先进入三格厌氧池,池内分格设置不同填料,以提高传统三格厌氧池的污水处理负荷。厌氧后污水COD、BOD5等得到大幅度降解,然后进入多级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湿地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再配以种植特定的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这个项目把附近38户160人纳入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处理水量19m3/d,产水还可供周边的农田灌溉。”孝德镇清道社区党支部书记曾强表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的建设,补齐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短板,持续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切实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只是绵竹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生态环境、提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绵竹市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开展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75%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同时,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先后完成10个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4个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升级,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下一步,绵竹市还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节水战略部署,坚持把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等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领域,持续巩固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建设成果,努力绘就美丽绵竹新画卷。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优美的风光和良好的生态,是绵竹最骄傲和殷实的“绿色家底”。日前,大熊猫国家公园绵竹管理总站的巡护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数据时,再次发现了野生大熊猫在山间悠闲散步的画面,多个镜头真实地记录了大熊猫原生态的生活。从2019年至今,绵竹已经连续4年5次拍摄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从侧面诠释了绵竹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近年来,绵竹市不断探索新理念下环保工作模式,通过构建环保规划新格局,重塑环保治理新模式,完善环保监管新体系,实现了环境保护系统推进、集中整治,形成了“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的环保工作新格局,为绵竹实现“五个走在前列”,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高颜值旅游目的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筑牢生态屏障。
发展绿色产业增添新动能
近年来,绵竹市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让绿色环保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园区污水处理系统。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市镇辖区内有新市工业园区和装备制造园区两大工业产业集聚地,对于绵竹市进一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重塑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形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四川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磷石膏条板生产加工车间,几十名工人轮流驻守在机器旁,磷石膏废渣经过粉碎、炒制、改性、成品等流程,变身一块块成型的轻质砌块,实现了从工业废渣到新型环保建材的转变。近年来,为积极响应中央、省、市有关部署要求,践行绿色环保发展理念,该公司在相关职能部门和新市镇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走技术攻关、转型发展道路,多渠道为磷石膏综合利用“寻找出路”,将磷石膏变废为宝,成为建筑石膏粉、抹灰砂浆、轻质砌块等绿色建材,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大片人工降温湿地绿草茵茵,五颜六色的鲜花簇拥开放,成群结队的白鹭在这里悠闲觅食……很难想象,这样的美景竟然是新市工业园区总排口的一角。
龙佰四川钛业有限公司安环部部长胥树云告诉记者,园区总排口的废水主要来自该公司的生产废水,经综合处理后的外排水温度比较高,过去直接排入石亭江,对生态环境有很大的影响。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公司投入2800余万元对污水处理站进行升级改造,确保外排水稳定达标排放。同时,还投资2000余万元修建了总长度约2.7km,总面积约200余亩的人工降温湿地,对总磷、氨氮等污染物起到一定减排作用,助力石亭江河道生态环境改善。
走进钛石膏堆场内,经过固定、防渗、覆土、绿化等一系列无害化处理,原来灰黑色的山体变得绿草茵茵,树木繁茂,俨然一道绿色的景观。近年来,龙佰四川钛业公司把“绿色低碳”作为重要发展理念,深入实施“绿色企业行动”,打造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工业绿色发展体系,用实际行动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挺起了高质量发展“脊梁”。
动真格留住蓝天白云,下决心换来绿水青山。在走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上,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深融入绵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个领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度更高。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