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能源 动能澎湃
横跨江河的水电站高速运转,立于山脊的风机不分昼夜旋转,荒山坡地上大片光伏电池板绵延展开……云南绿色能源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资源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据统计,云南绿色能源可开发总量2亿千瓦,占全国的20%,居全国前列。其中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为1.28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风能资源总储量1.23亿千瓦,可利用区域占全省面积的11.5%;年均日照时间达2200小时,接收的太阳能
2023-01-06 -
超越煤电 新能源成西北地区第一大“电源”
30日,随着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多个光伏电站具备投运条件和并入主网,我国西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达1.57亿千瓦,装机比例提升至45%。这标志着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已超过煤电装机,成为本地区第一大“电源”。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王国春说,西北地域广阔,新能源资源条件好,发展潜力大。2002年以来,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规模增长了近10倍,相当于建成7座三峡电站。 图为投运的位于陕西省陇县的天成风
2023-01-04 -
支持浙江首个项目,服务电力“双碳”战略
以金融“活水”有效“贷”动绿色发展,兰溪迈出了新步伐!近日,支持浙江省首个“浙能兰溪CO₂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建设的专项贷款872.59万元正式落地,这也是全国电力系统首笔燃煤发电企业碳捕集技改项目贷款。 据悉,“浙能兰溪CO₂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项目”并不是企业的简单技术改造,而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升。为此,自浙江省科学技术厅将“浙能兰溪CO₂捕集与矿化利用集成示范
2023-01-03 -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扬州老旧集中办公区掀起“屋顶革命”
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如何运作、有何效益?带着问题,记者近日走进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和市级机关东西大院“屋顶发电”现场一探究竟。扬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资料图片作为扬州首批公共机构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之一,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屋顶电站近日建设完成并网发电,年发电量可达23万千瓦时,除了市人大办公楼自用,余电还能馈入电网。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屋顶,记者看到,该项目采用屋
2023-01-03 -
青海省零碳产业园首个110千伏“绿电”工程正式投运
12月27日,随着国网青海电力110千伏古驿变电站2号主变第五次充电顺利完成,标志着青海省零碳产业园首个110千伏“绿电”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将为产业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供电保障。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河湟新区平北经济区内的零碳产业园是青海省首个零碳产业园,也是目前国内规划面积第二大的零碳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约22.09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形成锂电池产业集群、新能源装备产业集
2022-12-31 -
“吉电入鲁”蓄势赋能 山东发展集团全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转变山东电力发展方式、实施“外电入鲁”战略。山东发展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山东发展集团”)聚焦重大发展战略,突出主责主业,发挥国有企业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使命担当,高质量落实“吉电入鲁”项目投资建设任务。高质量交付“外电入鲁”新答卷立足新旧动能转换和能源结构调整“三个三分之一”的目标要求
2022-12-31 -
上海:鼓励大容量风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农光互补等技术创新和项目落地
12月30日,上海市发改委关于印发《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储能。实施组织“光伏+”专项工程,加快近海风电开发,推进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因地制宜布局陆上风电和地热能项目。鼓励大容量风电、光伏建筑一体化、农光互补等技术创新和项目落地。原文如下:各区人民政府,各相关单位:现将《上海市推进重点区域、园区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
2022-12-30 -
到2030年光伏95GW!山东省发布碳达峰实施方案
12月2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统筹推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开发利用,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加快发展光伏发电。坚持集散并举,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建设试点示范,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加快探索海上光伏基地建设。大力推进风电开发。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
2022-12-30 -
中国石化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
12月28日,据中国石化新闻办消息,中国石化在北京正式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这是中国石化首次公开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相关成果。研究成果显示,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预计2030-2035年达峰,峰值约60.3亿吨标煤,2060年降至约56亿吨标煤,预计我国能源活动相关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达峰,剔除原料用能的固碳部分后,峰值约99亿吨,2060年降至17亿吨,将通过CCUS、碳汇等实现碳中和。研究
2022-12-29 -
用好分布式能源 助力农村低碳转型
分布式项目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产业园区、偏远地区等,农村是非常重要的领域。“未来农村实现碳中和目标路在何方?是重复城市路径,还是另辟蹊径走新路?”在12月7日举行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率先抛出问题。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构建清洁低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