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碳新闻
  • 绿碳宣言
  •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数字
  • 绿碳中国
  • 绿碳聚焦
  • 绿碳有约
  • 绿碳论坛
  • 河北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 所有设区市退出“后十”

    “河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22年,全省所有设区市全部退出全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消除,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坚持统筹发展和保护,河北省21家钢铁企业达到环保绩效A级水平,降碳产品实现价值4775万元,排污权交易市场日益活跃,全省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这是记者从日前河北省政府召开的“河北省统筹推进绿色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23-01-04
    河北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 所有设区市退出“后十”
  • 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

    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结果发布: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石漠化土地面积5年间净减少333.08万公顷。绿进沙退柯柯牙 新疆柯柯牙绿化工程纪念馆供图国家林草局近期相继完成第六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岩溶地区第四次石漠化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荒漠生态系统呈现稳中向好,石漠化扩展趋势得到全面遏制,石

    2023-01-04
    我国首次实现所有调查省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逆转”
  • 踔厉奋发 全力推进新时期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解读《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

    近日,《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由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实施。《规划》共有七章,分别为防沙治沙形势、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区域、分类保护沙化土地、推进重点区域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适度发展绿色生态沙产业、健全规划实施保障机制。为推动《规划》贯彻实施,记者日前采访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对《

    2023-01-04
    踔厉奋发 全力推进新时期防沙治沙高质量发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解读《全国防沙治沙规划(2021—2030年)》
  •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 加强生态修复 守护黄河湿地

    扑棱棱,两只大天鹅展开白翅,踏水起飞。一名摄影者翻越围栏近拍大天鹅,正在黄河边巡护的李丰波上前阻止。“如今,这里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每年来三门峡越冬的大天鹅有上万只。”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保护科科长李丰波告诉记者。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段,东西长205公里,总面积2.85万公顷,是我国候鸟基本迁徙地、觅食地、越冬地。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承担所辖湿地的野生动物巡护救

    2023-01-04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门峡管理处—— 加强生态修复 守护黄河湿地
  • 以废治污 变废为宝 迈出绿色转型发展新步伐

    “十四五”以来,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国能晋江热电公司始终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双碳”目标,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全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践行央企社会责任,担起央企生态环保和节能降碳责任,迈出了一条央企绿色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新步伐。立足环境实际,寻求绿色转型发展新突破。晋江热电公司地处晋江市沿海地区,贝壳固体废弃物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由来已久,大量的贝壳占用土地资源和

    2023-01-03
    以废治污 变废为宝 迈出绿色转型发展新步伐
  • 到2060年,全国碳排放可能在25亿吨左右,林草碳汇达到15-18亿吨

    各行各业都将“双碳”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努力实现原有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等生态系统的固碳作用。碳汇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的方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主要包括林业碳汇、草原碳汇、海洋碳汇等多种形式。在多种碳汇类型中,由林业碳汇和草原碳汇共同构成的林草碳汇

    2023-01-03
    到2060年,全国碳排放可能在25亿吨左右,林草碳汇达到15-18亿吨
  • 2023年的期待: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努力推进“双碳”行动

    2022年,我们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长时间极端高温干旱天气,众多河流、湖泊、湿地、森林、农田等生态系统遭受严重创伤,让人深切感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挑战。2023年,新起点,新征程,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和紧迫。建议加快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让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更好地发挥自然生态系统调节气候、涵养水土和防灾抗灾的作用。尊重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

    2023-01-03
    2023年的期待:保护修复自然生态 努力推进“双碳”行动
  •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有何保护意义?一起了解

    当地时间12月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正式开幕,简称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此次会议中,将签署“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框架围绕《生物多样性公约》的主要目标进行制定,除了提出2030年阶段性目标和2050年长期目标之外,还有20多项小的行动目标,涵盖生态系统保护、土地利用、减少污染、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等与生物多样性最密切的因素。中方敦

    2023-01-03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有何保护意义?一起了解
  • 逐“绿”前行抢先机 市生态环境局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北风吹过,芦苇婆娑,徜徉在天津港保税区的西四道湿地,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动人画卷清晰可见。“大鸭梨儿跑团”成员们周末再次集结出发,经过这里,从工业繁华纵身跃入自然野趣。这座生机盎然的湿地公园除了供市民休闲,还隐藏着泵阀设备和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地表雨水经过湿地再次净化后重新进入景观湖。如今,我市像这样空气清新、景色秀美的工业园区越来越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

    2023-01-03
    逐“绿”前行抢先机 市生态环境局奋力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答卷──
  • “碳中和带来的国际合作和创新机遇”线上研讨会举行

    近日,适逢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由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共同主办的剑桥南京论坛2022——“碳中和带来的国际合作和创新机遇”线上研讨会成功举行。剑桥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剑桥大学南京科技创新中心学术主任及CEO初大平出席研讨会,来自中英两国的政府领导和高校专家学者们,围绕“双碳”战略的现实意义、技术路径和实践范例,共话跨国科研协作。“气候变化

    2023-01-03
    “碳中和带来的国际合作和创新机遇”线上研讨会举行
  • 上一页
  • 1...
  • 1029
  • 1030
  • 1031
  • 1032
  • 1033
  • 1034
  • 1035
  • ...1143
  • 下一页

热门排行

  • 《中国绿色碳汇网》发刊词 ——《春天的故事》
  • 2023年中国自然资源公报
  • 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6月和1—6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 开发林业碳汇CCER项目的基础条件?
  • 新质生产力赋能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
  • 全国碳市场行情
  • 森林经营,事关国家“双碳”目标战略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 绿碳宣言
  • 总书记引领绘就这抹自然底色
绿碳新闻 - 绿色碳汇 - 绿色能源 - 绿碳交易 - 绿碳文库 - 绿碳中国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电话:0371-63399178     传真:0371-63399178

© 2022 中国绿色碳汇网版权所有 豫ICP备2022003612号-1
备案图标.png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5458号

本站基于 米拓企业建站系统 搭建 ©2008-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