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蒙古二连浩特:“三北”工程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三北”工程版图上的关键坐标,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以创新为笔、实践为墨,将生态治理的经纬与乡村振兴的愿景紧密交织,集体经济的筋骨在生态改善中日益强健,牧民的容颜在政策红利中愈发舒展。8万亩沙地长出集体经济“摇钱树”由锡林郭勒盟斥资4400多万元打造、占地8万亩的风电光伏一体化异地治沙项目,在市自然资源局的精心培育下,如同破土而出的“金种子”,为嘎查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开启了一场“绿色经济
2025-07-03 -
宁夏推进六盘山“山水工程”建设观察
山野披绿又生金——宁夏推进六盘山“山水工程”建设观察近年来,宁夏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持续扩大六盘山区域绿色空间,筑牢生态屏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万公顷、减少入黄泥沙32.22万吨、新增造林面积6836.68公顷……通过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和产业融合,“山水工程”不仅让曾经的秃岭旱塬披上绿装,更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仲夏时节,位于宁夏固原市
2025-07-03 -
新疆完成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任务1.38万亩
近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新疆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年以来,已累计完成试点任务1.38万亩,探索形成天山云杉人工纯林水源涵养林、天然落叶松和云(冷)杉混交水源涵养林等经营模式。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于2023年启动,旨在培育更加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新疆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巩留分局、昭苏分局以及新疆阿尔泰山国有林管理局阿勒泰分局、新疆天山东部国有林
2025-07-03 -
北京顺义:罕见双色睡莲再现东郊湿地公园
近日,在北京顺义的东郊湿地公园里,一朵半红半黄的罕见双色睡莲悄然绽放,在翠绿莲叶的掩映下,美不胜收。其他各色睡莲也不甘示弱,各展风姿。不时可见野鸭游弋、蜻蜓点水,为莲池更添盎然生机。制片人:马宝军策划:张青 杜屹然统筹:汪峰 陶玲君编导:王家辉报道员:王晴 梁振新媒体编辑:张静 但汉琼供稿来源:顺义区融媒体中心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NC)出品来源:新华社
2025-07-03 -
河北唐山:中华攀雀育雏忙
6月24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沿海湿地,一只中华攀雀成鸟捕食归来。近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沿海湿地,被誉为“鸟类建筑师”的中华攀雀开始哺育雏鸟。成鸟在树林中捕捉昆虫、幼鸟小心翼翼地将头探出巢穴等待成鸟归来的场景,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新华社记者杨世尧摄影报道6月24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沿海湿地,一只中华攀雀成鸟外出捕食。6月24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沿海湿地,一只中华攀雀成鸟在给雏
2025-07-03 -
江西立体化护航野生动物家园
在江西鄱阳湖烟波浩渺的水域上空,数以万计的候鸟振翅翱翔,勾勒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生态画卷;在黄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带的婺源县密林深处,全球仅存600余只的蓝冠噪鹛在林间跃动,鸣唱着动人乐章。近年来,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省以法治筑基、联动破壁、智慧监测、全民参与四大战略构建全方位野生动物保护网络,探索出制度保障与技术驱动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治理新路径。数据显示,全省现有脊椎动物110
2025-07-03 -
火烧迹地生态修复的“陇南方案”
陇南,一座隐藏在甘肃南部的城市,不仅拥有悠久历史与丰富文化,更因温暖湿润的气候与多样的地貌,展现出“一山四季、十里不同”的壮丽景观,同时肩负着长江流域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使命。然而,曾经频发的森林火灾,给这片绿色家园带来了沉重创伤。如何在火灾后科学有效地修复火烧迹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经过不懈研究与实践,甘肃省森林消防总队与陇南市政府在森林火烧迹地修复领域探索出自然修复与人工促进修复相
2025-07-03 -
天津召开林业工作会议
6月18日,天津市召开2025年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暨绿化委员会工作会议。会议指出,林业工作质量既关系着城市“颜值”“气质”,也决定着城市的内涵、品质,对提升城市“面子”和“里子”都至关重要。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以重大项目和重点任务为抓手,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切实压实各方责任,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加强部门协作联动,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会议要求,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进一步提升做好
2025-07-03 -
吉林三级联动开展草原普法
6月18日是全国草原保护日,吉林省林草局以“依法保护草原,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采用省、市、县三级联动形式,组织开展了系列草原普法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民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吉林省草原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关心关爱草原事业和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当天,吉林省各市、县草原管理部门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吉林通过组织实施“三北”工程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
2025-07-03 -
广东开展松材线虫病“早诊早治”创新技术示范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联合南京林业大学,组织广东省乳阳林场、乳源林业局和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南岭设立两个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监测点,开展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结合早期治疗的一体化技术应用示范活动。松材线虫病早期诊断技术由南京林业大学团队研发,采用免疫学检测原理,检测松材线虫侵染初期分泌的特异性抗体蛋白。检测发现阳性后,对早期染病松树钻孔注射专用药剂实施治疗,可实现在症状出现前或早期尽早预警。该技术取可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