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园林绿化部门多措施应对极端大风
4月10日,北京发布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为有效应对此次极端大风天气,市园林绿化局提前发布通知、启动应急预案,对全市公园绿地、园林设施和树木进行全面排查,对4800余株风险树木提前加固修剪,4万余名生态护林员全员在岗备勤,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公园管理、城市运行保障、绿化施工等方面的防范应对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极端大风天气对园林绿化及居民生活影响。园林工人在西城区宣武门东大街处理被风吹断的树枝
2025-04-15 -
天津全民义务植树工作呈现四大亮点
春染津沽万物苏,植绿护绿正当时。3月20日,天津市举办2025年义务植树活动,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为美丽天津再添新绿。在市级总林长示范带动下,各区、各部门干部群众积极履行植树义务。截至3月底,天津市累计开展“互联网+”各类活动158场次、悬挂宣传条幅200余条(次)、发放宣传手册2000余份,10万余人次参与,倡导爱绿植绿护绿新风尚,激发干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热情,形成全民共建生态文明的生动
2025-04-15 -
内蒙古磴口县严肃整治破坏林草湿资源行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将保护森林草原湿地资源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以林长制为抓手,压实管护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破坏林草湿资源违规违法行为整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林草湿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走出了特色生态保护新路径。三级林长联动,层层压实责任。磴口县坚持党政同责,构建县、乡(镇)苏木、村三级林长体系,县级总林
2025-04-15 -
辽宁丹东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知识进校园活动
日前,辽宁省丹东市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害虫、发现害虫,争做保护森林资源的“小卫士”。丹东市林业工作人员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图文并茂的展板以及实物展示,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常见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特征、危害以及防治方法。尤其针对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危害性较大的物种,工作人员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这些有害生物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为了提高参与度,活动还设置了互
2025-04-15 -
山东滕州聚焦“山水林田”绘出生态新画卷
山东滕州拥有墨子国家森林公园、滨湖国家湿地公园和6处省级森林、湿地公园,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园林城市、首批山东省森林城市。2021年以来,滕州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坚持“按流域、成片区、沿绿道”整体规划,“工程化、项目化、节点化”系统谋划,持续深入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以十大工程为抓手,锚定“护山、治水、兴林、育田”4个维度,聚焦“山青、水绿、林郁、田沃”4个目标
2025-04-15 -
浙江遂昌首次应用无人机进行疫木吊运作业
近日,在浙江省遂昌县平头岗山场,伴随着阵阵蜂窝式的轰鸣声,吊运着疫木的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精准操控下,仅仅5分钟就完成了陡坡地段重达70余公斤的疫木吊运作业。按照遂昌县“510”防控松材线虫病标准,疫木及时清理下山是重要一环。参与此次疫木吊运作业的无人机,核定最大载重能力可达85公斤,折合1—2根疫木重量。一架无人机一天满负荷运转能吊运5—6吨疫木,吊运成本平均每吨约380元。应用无人机进行疫木吊运
2025-04-15 -
广东阳江2708株古树名木老有所依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以独特的生命形式记录着时间的流逝,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保护古树名木,既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弘扬。近年来,广东省阳江市多措并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深入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让古树名木在保护发展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阳江生态文明建设增绿添彩。在阳西县程村镇坡尾村委会站背村的一处古荔枝园里,生长着20多棵树龄300多年的白腊荔枝树。时至今日,古
2025-04-15 -
云上贵州 生物多样性的王国
贵州是喀斯特的王国,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成就了贵州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喀斯特地貌的出露区域占贵州全省面积的73%,峰林、石林、峡谷、盲谷、溶洞、天坑等各种地貌类型应有尽有。这里孕育了2.45万余种动植物,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这里是黔金丝猴的唯一分布地,生长着梵净山冷杉、辐花苣苔、喙核桃、异形玉叶金花、白花兜兰、贵州金花茶、贵州石笔木等280多种贵州特有种子植物。古老生物的天然避难所整个贵州地图恰
2025-04-15 -
浙江衢州: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
解锁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浙江省衢州市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在浙江衢州,占全市土地面积65.06%的森林里,正书写着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全国林业碳汇试点市建设如火如荼,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业碳汇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市林业总产值首次突破600亿元、同比增长8%以上,农村居民人均林业收入增长突破8%……青山绿水间的“共富密码”不断解锁。改革破题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25-04-15 -
四川汶川激活“森林钱库”构建多元增收体系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以“天府森林四库”发展理念为引领,依托10.65万亩国家储备林资源,科学布局林下经济,打造林粮共生新模式。汶川县种植黄精、贝母等中药材5000亩,建设刺嫩芽、鹿耳韭高山森林蔬菜基地3000亩,预计年产值达1.86亿元,实现藏粮于林。同时,建成水磨镇中药材加工厂,年加工能力300吨,串联1.2万亩种植基地形成全产业链。汶川县探索“以短养长”产业体系,以破解生态项目短期收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