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人类减贫事业的“中国草”——林占熺教授的“种草”人生
口述人:林占熺,1943年出生,福建连城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2017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21年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党的二十大代表。访谈组:王道勇 韩融 王晶日期:2023年10月26日、2024年9月30日地点: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五楼会议室、腾讯会议室“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我今年
2025-06-21 -
甘肃武威创新治沙模式打造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
甘肃省武威市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会处,位于北方防沙带的中心地带,是全国荒漠化、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脆弱。近年来,武威市聚焦打赢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通过工程固沙、公益治沙、产业治沙、光伏治沙、道路治沙、机械治沙等6种模式,推动荒漠化综合防治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治理沙化土地1111万亩,环绿洲风沙线退缩10—30公里,
2025-06-21 -
猎鸟买卖一念间,铁窗罚金等你见!速览护鸟相关法律法规
来源:国家林草局官方微信公众号
2025-06-21 -
“童心向党 筑绿中国”爱鸟护鸟讲座举办
6月19日,“童心向党 筑绿中国”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宣传实践活动系列首次线下自然大讲堂在中国儿童中心开讲。来自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的100多名小朋友体验了一堂生动的“自然课”。自然导师和小朋友在国家公园“城市打卡地”互动 中国儿童中心供图北京林业大学鸟类学博士叶元兴以《鸟儿可以一边飞行一边睡觉吗?》《鸟儿喝醉酒会怎么样?》等科普小故事开头,引导小朋友认识鸟类、观察鸟类、爱护鸟类。讲座结束后,小朋
2025-06-21 -
一只小雪豹的新生之路
3月4日,惊蛰前一日,一只受重伤的小雪豹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被生态管护员发现。当时,这只仅6个月大、体重不足10千克的小雪豹奄奄一息、性命垂危。经过紧急救援,它被送到了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西宁植物园、西宁野生动物园)接受治疗,并被取名为“凌小蛰”。本报对“凌小蛰”的救治故事进行报道后,这只小雪豹的命运牵动了无数网友的心,报道视频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截至目前,抖音平台话题#凌小蛰#播放已达2.
2025-06-21 -
都是国宝黑白团子 “川宝”和“秦宝”有啥不一样?
作为中国特有的“国宝”物种,大熊猫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而生活在四川和陕西的大熊猫分属于两个亚种,虽然都是黑白团子,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川宝”和“秦宝”有什么区别?这么多的大熊猫,您能分清楚哪些是四川大熊猫,哪些是陕西秦岭大熊猫吗?长相上,“川宝”头大嘴长,像三角饭团,长得更像熊;“秦宝”头圆嘴短,更像猫。体形上,“川宝”平均体长1.4米至1.5米,而“秦宝”普遍娇小,平均
2025-06-21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秦岭石蝴蝶的新生
秦岭石蝴蝶,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属苦苣苔科石蝴蝶属,是秦岭地区独有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国家林草局公布的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之一。秦岭石蝴蝶的模式标本最初由傅坤俊于1952年9月在陕西省勉县(原名沔县)茶店子附近采集,被珍藏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1981年,著名植物分类学家王文采在研究该标本时,注意到其花冠上唇内侧覆盖着展开的白色柔毛,与中华石蝴蝶的花冠内面无毛特征明显不同,
2025-06-21 -
微视频|为了心中那一抹绿色
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严峻生态难题。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憧憬着绿色,向沙海宣战,创造了一个个荒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总经营面积已增长到如今的15.01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现在的95.7%。今年,马鞍山林场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启动了100亩林下草药和食用菌种植项目。40多年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三代职工接续奋
2025-06-21 -
林草调查规划院扎实推进林草湿荒普查汇总工作
根据全国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总体工作安排,今年4月起,普查工作全面进入汇总阶段。按照汇总工作方案的要求,在国家林草局统一部署下,林草调查规划院牵头组织各直属院的技术骨干,组建了普查汇总工作组,在北京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数据汇总工作。开展全国林草湿荒普查汇总工作,是支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落实国土空间统一管理的重要举措,对推进实施“双碳”战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国际履约具有重要
2025-06-21 -
走进毛乌素
行走在陕西榆林毛乌素沙漠东西足足500里、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荫之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绿色的海,是“浓抹千条绿,春残未肯收”的柳烟。不少樟子松树已经有椽子粗了,但这只是它们的少年时代。树是鸟的家,林区是鸟儿的天堂,鸟儿的鸣叫声,组成毛乌素沙漠充满生机的乐章。在“造林治沙劳模”神木张应龙圪丑沟林区,清晨,我是被鸟儿的鸣叫声唤醒的。走出治沙基地,一个清澈如镜的小海子,让我仿佛回到一个关于毛乌素沙漠的故
2025-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