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园林博物馆举办陈从周学术思想展
6月18日,“惟有园林——陈从周学术思想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幕。展览精心设置“园理·哲思之源”“园法·造园之艺”“园境·笔墨之达”“园情·文脉之融”四大单元,通过丰富的展品,全面呈现陈从周学术思想体系。陈从周是中国现代园林学开创者与奠基人,将造园与绘画、书法、昆曲、文史相结合,一生致力于园林艺术研究与传播,用独特的审美视角与跨界的艺术实践为公众解读传统园林的人文之美。此次展览系统梳理了陈从周的卓
2025-06-21 -
请收藏,这些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图
编者按:鸟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飞鸟的命运,关系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鸟类保护工作,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然而,部分地方非法捕猎和贩卖鸟类等野生动物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威胁鸟类等野生动物种群安全。保护鸟类,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为了维护生物多样性,更是为了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鸟类栖息地、抵制非法捕猎和贩卖、文明观鸟爱鸟护鸟……人民日报推出
2025-06-21 -
大熊猫体检都查啥?有请模范生“七仔”给大家做个示范
每年的2月至5月,是大熊猫的发情期,之后一直到9月,是大熊猫的产崽期。大熊猫进入繁育期后,工作人员除了要更加小心地照顾孕妈妈,也得按时给爸爸做体检,对它们的身体健康加强监测。在陕西西安的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生活着全球唯一一只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七仔”,今年它也参与了繁育,它的身体状况如何呢?体检第一项 称体重“七仔”在保育员的引导下吃着它最爱的胡萝卜坐到了地磅上这是“七仔”体检的第一项测体重“七仔”
2025-06-21 -
从软糯团子到准妈妈 大熊猫孕期为什么是个谜?
大熊猫从小小的“软糯团子”到“迷你滚滚”的成长过程,充满了生命的神奇与可爱。目前正值大熊猫繁育季,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也传来好消息,多只大熊猫进入待产状态。大熊猫怀孕时间有多长?怀孕有哪些表现?需不需要做产检?一起来看看~大熊猫怀孕很难测 孕期也没准儿2018大熊猫“辰汐”出生在神树坪基地,现在6岁多的它大约相当于人类的20岁。今年,是“辰汐”第一次参与繁殖交配,通过观察状态,饲养员们判断它怀孕
2025-06-21 -
西藏类乌齐保护区科考重要发现:四种珍稀猫科动物同域共存
近日,国家林草局中南院科考团队在整理分析2024年西藏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考成果时,通过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发现,金钱豹、雪豹、猞猁及豹猫四种猫科动物在保护区内形成同域共存现象。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专家分析指出,多种顶级食肉动物在同一栖息地和谐共存,既反映了保护区食物链的完整性,也表明当地生态系统具备支撑多样化食肉动物种群所需的充足猎物资源。科考团队不仅捕捉到多种珍稀猫科动物活动画面
2025-06-21 -
北京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得益于“三北”防护林建设、两期京津风沙源治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的实施,截至2024年底,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全部得到治理,全市沙化土地面积减少近4万公顷,进一步筑牢绿色生态防沙屏障。北京历史上曾长期受风沙侵害,春季肆虐的沙尘暴曾是北京市民挥之不去的记忆。气象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春季(3月1日—5月31日)平均沙尘天气日数达28天。面对着脆弱
2025-06-20 -
盐碱滩变“金麦田” 石山成“致富山” 戈壁荒山改造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央视网消息: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近日,5300亩戈壁荒滩改造成的小麦试验田迎来首次丰收。近日,在柯坪县清淤造地项目改造的试验田里,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抢抓农时,确保颗粒归仓。为盘活土地资源,柯坪县于2023年10月启动清淤造地项目,向戈壁要良田。当地引入先进技术,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土壤改良,引入节水滴灌,并出台资金补贴、技术培训等扶持政策,试验田面积从2024年的50
2025-06-20 -
天山西部林区雪豹种群稳定发展
天山西部林区面积近1500万亩,是新疆天然林和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通过有效保护,这里的野生动物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种群和食物链得到较好恢复。最新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显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种群规模稳定发展,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雪豹是天山野生动物旗舰物种。2023年8月起,新疆天山西部国有林管理局联合自治区林业科学院,在总面积达4500平方公里的调查样区内,布设红外相机675部,对野生动物本底资
2025-06-20 -
红树林:广东自然教育新课堂
在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广东,一场场自然教育活动正为公众打开了解红树林生态奥秘的大门。全省保护红树林巡展、粤港澳青少年进森林红树林专题、红树林自然教育进校园等活动精彩纷呈。广东已建成红树林类自然教育基地15处,每年依托各类节点开展自然教育活动近800场,1.14万公顷红树林逐渐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生态课堂。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内最大的人工修复红树林所在地。这里鹭影翩跹、蟛蜞横行
2025-06-20 -
甘肃省逐步推动草种业数字化认证
让每一粒种子拥有独特的“身份证”——甘肃省逐步推动草种业数字化认证在甘肃省定西市的“草红1号”红豆草原种繁育基地,技术人员用手机扫描草种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后,屏幕上便显示出编号、品种、生产单位、质检报告等六大类20余项追踪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人们可以了解这袋草种的成长历程。2024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确定甘肃省为全国省级草种认证试点省份。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统筹部署,印发草种质量追溯管理专项通知,确定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