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碳的加、减、转、控工作,积极稳妥向“双碳”目标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在要求我们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增加碳吸收、减少碳使用、加强碳转换、控制碳排放,积极稳妥地向“双碳”目标迈进。绿化国土,增加碳吸收。在生态治理上做文章,着力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系统治理,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维护和优化森林、草地、耕地、土壤、湿地、
2022-12-26 -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庆祝建园40周年
“一个原始闭塞的‘山沟沟’,崛起成一颗闻名海内外的山水明珠。张家界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2月23日举行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园40周年纪念活动上,嘉宾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与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的故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园40周年纪念活动现场。新华社发(邵颖 摄)讲述者刘觅将故事娓娓道来——20世纪50年代的湖南张家界,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荒凉之地,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当地
2022-12-26 -
绿色发展,助力“双碳” 康师傅荣获人民企业社会责任绿色发展奖殊荣
12月24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网主办的2022年度人民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上发布了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获奖名单。其中,华为、茅台、康师傅、工商银行、可口可乐等多家知名企业榜上有名。2022人民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其中,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凭借无标签产品、碳中和茶饮料以及茶饮料碳足迹/碳中和团体标准胜出,与其他19家国内各行业的领军企业一同荣获绿色发展奖,在全球“双碳”目标加速落地与国内低碳经济飞
2022-12-26 -
神农架:绿水青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森林覆盖率91.2%,自然保护区内达96%;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2个,占全区国土面积的26.4%;跨界断面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以上;空气环境质量全年稳定在二级以上;近几年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名列全省前茅;政府每年对环保投入约占GDP的50%以上……这是绿色神农架的硬实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中国首个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
2022-12-26 -
“‘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城市论坛召开
12月25日,中国城市论坛(2022)于线上召开。会议以“‘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为主题,深入探讨“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理论与实践,积极探索城市绿色转型的模式与路径。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必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空间尺度看,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在城市,如何在“双碳”目标下加快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2022-12-26 -
潘家华在今日召开的中国城市论坛上指出,碳达峰不是单一的峰,而是多峰突起波动下降的过程
“碳达峰不是单一的峰,而是一个多峰突起波动下降的一个过程。”在12月25日召开的“‘双碳’目标下的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国城市论坛(2022)上,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潘家华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要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降碳是关键、核心和引领,只有降碳才可以减污。”潘家华指出,当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装机均居世界第一,我国纯电动汽车占
2022-12-26 -
中国科学院方创琳:建设碳中和型城市群是城市群低碳转型的发展路径
“受传统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转型难度大影响,我国碳排放最集中的地区就是城市群,因而城市群也是碳中和的责任区。”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方创琳在中国城市论坛(2022)上说道。方创琳认为,我国已进入城市群快速发育阶段,在对中国和世界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减碳压力,碳排量增加已成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限制因素。是不是城市化水平越高,碳排
2022-12-26 -
国家能源局:大力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高质量发展
10月17日上午,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任京东在回应媒体关于能源转型和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有关提问时表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高质量发展,推动水电、核电重大工程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提问:今年8月的旱情导致水电大省四川严重缺电,有舆论关注中国清洁能源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请问在极端天气增多的情况下,中国如何在能源转型和保障能源供应稳定方面取得平
2022-12-26 -
湿地、森林,是野鸭湖送给野生动物最好的礼物
写着“人”字的大雁,英姿勃勃掠过天空;成百上千只灰鹤,集聚在芦苇丛中起舞;苍鹰展翅滑翔,惊起众鸟纷飞。深秋,位于北京延庆的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迎来了最美时节。站在观鸟平台,碧空如洗,草木摇落,漫步在湖光山色中,一望无垠的芦苇、官厅湖畔的大风车构成了美丽画面。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赵晓宇拍摄 湿地,鸟儿安稳的家 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野鸭湖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
2022-12-26 -
浙江勇当“碳”路先锋,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改革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金秋时节,走进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稻鱼共生系统核心区,稻田高低错落,沉甸甸的稻谷颗粒饱满,田间养殖的鱼儿快乐地跳跃着,俨然一幅“稻香鱼肥”的丰收图景。1300多年前,这里的先民就创造了稻鱼共生种养技术,在减污方面,比水稻单作系统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68%和24%,在降碳方面,全年减排约3393吨二氧化碳当量。 “为更好地传承这一千年‘共生’之道,我们引进‘侨乡
2022-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