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推进新型集体林场建设——让森林得到更好管护
北京通州潞城集体林场。本报记者 贺 勇摄2012年以来,北京相继启动两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为首都增添了超过200万亩森林,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林子多了,如何更好管理?2018年以来,北京率先启动新型集体林场建设,进一步提升森林管护水平、促进农民就业增收。一堤运河水,两岸花香浓。在北京市通州区大运河畔的漷县镇,新型集体林场所管辖的生态林地内郁郁葱葱,林下种植了芍药、玫瑰、月季等花卉,层次分明。2
2022-09-21 -
自然资源部: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9月19日上午10时,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十年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有力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并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
2022-09-20 -
助力低碳发展 共创绿色未来 2022年中国-东盟 国际环保展在南宁开幕
9月16日,以“助力低碳发展 共创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以下简称“环保展”)在南宁开幕。环保展为期4天,由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联合主办,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展会面积3240平方米,设置了国内外生态环境治理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板块、生态环境信息化应用板块、广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
2022-09-20 -
北京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目标任务 20余年营林造林922万亩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北京已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全部规划目标任务。20余年治沙共完成营林造林922万亩。截至2021年底,北京山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8%,比2000年增加19个百分点,昔日的五大风沙危害区得到彻底治理,形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京津风沙源一期工程于2002年正式实施,12年时间累计造林营林708万亩,植树1.5亿株。20
2022-09-20 -
守牢绿水青山底色 构筑重要生态屏障
栉风沐雨六十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从支援国家建设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守牢绿水青山底色 构筑重要生态屏障林场拱拢坪景区鸟瞰图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拱拢坪国有林场建于1962年,建场之初是为了给贵州西北铁路、煤矿发展提供枕木、坑木等木材资源,支持国家三线建设,是由当地农工、知识青年等社会人士所组建的国有林场。林场森林资源丰富,华山松、柳杉等植被茂密,是名副其实
2022-09-20 -
中宣部举行发布会介绍新时代林草事业发展成就
中共中央宣传部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上午10时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请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庄少勤,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刘国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自然资源部总工程师张占海,地质勘查管理司司长于海峰介绍新时代自然资源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请问林草部门作为生态文明
2022-09-20 -
“绿”满红城——百色新生态·林产工业发展论坛在南宁举行
9月17日,借助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东风,我市在南宁举办“绿”满红城——百色新生态·林产工业发展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有关领导、专家、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商百色千亿元林业产业发展大计。市委书记黄汝生在论坛上致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武红,市政协主席石国怀,市委常委、秘书长蓝树东,副市长古俊彦出席论坛。自治区林业局二级巡视员冷光明主持论坛。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22-09-19 -
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9月17日至18日,2022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昌平区未来科学城召开。以“数字赋能 绿色未来”为主题,北京市政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主要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 成果发布、项目签约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能源革命进展报告——能源供给革命(2022)》《2022储能技术和系统商业化应用案例》研究报告,发布昌平区作为全国能源创新要素最富集区域集中
2022-09-19 -
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倪新兵: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中国承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事关实现中华民族长久发展大计,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8%,比2005年下降了48.4%,超过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
2022-09-19 -
依托核能,全国首个零碳未来城怎么建?
“双碳”目标下,核能发展有了新模式。日前,中核集团秦山核电与浙江省海盐县共同谋划的《零碳未来城发展规划》获得浙江省发改委的批复,一座依托核能综合利用的零碳城市图景正式亮相。在这幅远景规划图中,核电不仅承担了全域零碳能源的供应,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条也将进一步延伸,城市产业升级脚步加快,“造血”能力有效增强。并且,零碳生活蔚然成风,零碳成果将助力“健康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因地制宜,抢抓核能发展新机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