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生态 好光景 重实干 向未来 奋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ac6712c14add0eff8e924d01be69028.png

日前,延安日报发表题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彰显林业力量——访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占金》文章,文章称,如今的延安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森林覆盖率达48.07%、植被覆盖度高达81.3%,对标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要求,全市林业系统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落实落细林长制为抓手,全力推进国土绿化、林草资源保护、森林草原防火、森林督查、林业产业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0266f11693fc634decad207adb11208.png

绿生态,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自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延安市累计营造林达2355万亩(其中“十三五”期间完成313.5万亩)。截至目前,森林覆盖率达48.07%(含经济林可达53.07%),较1998年提高近15个百分点,植被覆盖度由46.1%升至81.3%,山川大地到处绿意盎然,绿色版图持续扩张。延安人民二十多年来接续奋斗,不惜力、不放弃,延安人凭着对绿色的执着追求,改变了大地的面貌,也扭转了自己的命运。谱写了“命运交响曲”,延安今昔——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延安向“绿”而行,从黄到绿,由穷变富,红色圣地旧貌换新颜,着力构建起绿色发展格局。“绿水青山”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的变化,也为延安人带来了致富的新机遇。

c4ef9490bab0519ca8da92808d426f4.png 

好光景,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湛蓝的天空、蜿蜒的河流、碧绿的草地,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原上,随着植被增加,野鸳鸯、环颈雉等许多候鸟结伴还乡;原麝、黑鹳、金钱豹等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也重现山林之间,一幅幅醉人的美景勾勒出延安多年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主色调由“黄”变“绿”,生态富民的历史画卷。延安华丽转身,生态“风光”无限好,“新风景”绘就好光景,绿色转型的延安,正成为圣地高质量发展新的风景线。延安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积极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有效路径,切实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今,绿色,已成为延安发展底色和市民生活的幸福底色。

 ddd72bbde4a6de88b91b4b4dd558f62.png

重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以省党市代会精神为指引,林业系统要按照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抓好主责主业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坚持“勤快严实精细廉”,驰而不息转作风,争当“政治强、业务精、形象好”圣地生态卫士。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落实森林草原防火责任、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措施。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增加森林资源附加值。要按照我市扎实稳住经济34条政策措施要求,全力推进林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398781dc752de9e7c78c0dbd8ee5dd7.png

向未来,奋力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把工作重心、工作举措、工作力量不断往高质量发展上聚焦,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围绕建设生态延安、绿色延安,高质量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储备林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计划五年新增植树种草365万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法盘活林草资源资产,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开发,提高林地生产力;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林农企业发展干果经济林和中药材、食用菌、中蜂养殖等林下经济,探索发展森林康养、医养等生态旅游;通过补植补造、抚育管护、品种改良等措施,对成熟林、过熟林和人工纯林进行改造修复,五年计划实施低效林草改造255万亩,不断厚植绿色发展底版。多措并举为民谋福祉,实干向未来,奋力谱写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秦筵平)

   来源:关注森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