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敦煌建立首个林草资源基因库
近年来,甘肃省敦煌市积极推进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良种繁育工作,加大地域性特色品种和传统古老种质资源收集、挖掘、保存和繁育,已建成以桃、杏、梨等为主的特色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基地100亩。
2023年以来,敦煌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确定在月牙泉镇鸣山村三组建设以桃、杏为主的首个特色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基地。为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利用工作,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全市产量稳定、品质优良的李广杏、紫胭桃等优株,开展实地普查、挂牌建档、接穗收集、嫁接培育等工作,系统化收集登记林草种质资源信息,并开展特色林果品种普查、筛选和收集,收集91个品种、1840余份样本。同时,开展乡土树种调查收集和培育工作,收集乡土种质资源109种,培育胡杨、梭梭、桃杏等乡土苗木150万株。此外,从新疆轮台国家级果树种质资源库、甘肃省农科院等引入特色林果新品种19个,助推敦煌林草事业可持续发展。
2012年,紫胭桃、大李广杏等5个林木良种先后被甘肃省林木良种委员会良种审(认)定,敦煌葡萄、敦煌李广杏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2020年,敦煌李广杏、敦煌葡萄分别入选“甘味”区域公用品牌“独一份”“好中优”名录,敦煌李广杏获第21届、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2023年,敦煌李广桃入选中国传统名桃。 (庄军 马希武 沈晓沛)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