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与四城市签订战略合作 推动生态环保产业等绿色经济发展
9月1日下午,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举办“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美丽城市建设研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携手地方政府和环保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积极推进务实合作,开展靠前服务,实现共建共享,促进环保产业更好地服务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分别与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就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服务“双碳”战略,推动生态环保产业等绿色经济发展,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美丽城市建设研讨会暨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现场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分别与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江苏省盐城市人民政府、江西省萍乡市人民政府、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政府就支撑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服务“双碳”战略,推动生态环保产业等绿色经济发展,推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这四座城市各有何特点?
—— 怀柔:生态发展示范区、绿色创新引领的高端科技文化发展区
近年来,北京怀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亮眼成绩,书写了一份又一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优质答卷。
“北京市怀柔区是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和重要生态屏障,始终坚持生态立区,主动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寻找着力点,争模范、做首善,在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征程中做好生态涵养‘1’的文章,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宜研宜业宜居‘科学+城’,奋力描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怀柔新画卷。”北京市怀柔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建刚介绍,通过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迎难而上狠抓重点、不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科技赋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举措,打造宜研宜业宜居环保模范城市,讲好怀柔绿色发展故事。
北京市怀柔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建刚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盐城:国际湿地、沿海绿城,环保产业集群先行构建
“近年来,盐城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守护独特生态资源,把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作为城市的鲜明标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实践成果,先后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国际名片。盐城的生态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绿色经济更加彰显未来特征。”江苏省盐城市副市长蒋巍介绍,环保产业集群在盐城先行构建,全市节能环保企业超过300家,环保装备、环保滤料、节能电光源等特色产业形成规模、独具影响,而且每年都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创新技术在盐城先导策源,建有两个国家级、2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在工业烟气多污染物治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催化剂再生等领域积累了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环保产业的蓬勃生长,也有力推动了盐城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为绿色转型注入了新动能,更为“双碳”时代可持续发展积蓄了新空间。
江苏省盐城市副市长蒋巍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萍乡: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节能环保产业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萍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抓手,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江西省萍乡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强介绍了萍乡的做法和成效。
一是通过去劣提优,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过程中,萍乡紧密结合资源枯竭的现实和产业发展现状,对传统产业进行全面的改造升级。
二是凝心聚力,让新兴产业实现“新突破”。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萍乡着力打造“1+2+N”产业体系,逐步培育壮大了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集群,全市新兴产业已占工业比重的34.3 %。
三是健全机制,让绿色发展取得“新实效”。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创新建立“低碳论英雄”“科技论英雄”“亩均论英雄”“人均论英雄”的“四个论英雄”考核办法,形成了由四个方面共43项指标组成的考评体系,并建立了定期调度、评估、通报和激励机制,用“指挥棒”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落实。
江西省萍乡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强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信阳:走绿色崛起的老区振兴之路
在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秦保建看来,生态是信阳最突出的优势,绿色是信阳最靓丽的底色。
秦保建介绍,信阳将围绕构建绿色家居、发展绿色能源、推进产业绿色转型、打造绿色金融等方面做足文章,全力塑造“美好生活看信阳”品牌,走绿色崛起的老区振兴之路。
在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上,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与正大集团合作,共同致力于在绿色田园、绿色生产、绿色食材、绿色食品上,打造从田园到餐桌一条龙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在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上,围绕产业全链条打造、资源全生命周期利用和环境全过程无害化保护,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绿色崛起。
在打造绿色金融方面,以入围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市为契机,积极申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建立GEP价值评价体系。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国开行、农发行等合作,打造区域性绿色金融中心和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以绿色金融引导和撬动绿色发展。
信阳市委常委、副市长秦保建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行业组织与地方联合将做哪些事?环保企业如何参与?
“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必将极大推动萍乡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使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再上新台阶。”研讨会上,黄强向在座的环保企业家代表们发出邀请,萍乡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迅速,欢迎各位企业家来萍乡投资兴业,也恳请各界给予技术、资金、信息等多方面的支持。
“当前,萍乡钢铁、陶瓷、水泥、花炮等传统产业正在加快转型,在环保改造升级方面需求量大。同时,节能环保产业正在处在快速发展期,后续将在环保新材料、环保技术与装备、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其中湘东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着力打造以环保陶瓷新材料、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装备制造一体化为主的产业集群,努力朝着300亿产值的目标迈进,后续发展前景广阔、机遇良多,欢迎大家来萍乡、来湘东投资兴业、共赢发展。”黄强说。
蒋巍也向记者表示,今天,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牵头举办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研讨会,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借此机会,期待与兄弟城市一起携手共进、向美而行,持续放大各自在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方面的优势,深化高水平合作,推动环保产业向绿色产业全领域拓展延伸,为广大群众创造高品质绿色幸福生活。同时,热切渴望广大企业家积极参与盐城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将新业态、新技术、新平台优先布局盐城,抢占发展先机、培育增长动能;殷切希望各行业组织、协会商会和社会各界,强化交流合作,集聚高端资源,共同促进盐城绿色经济蓬勃发展。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南水北调集团生态环保有限公司、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北京建工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万华禾香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家代表们分享了各自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支撑地方政府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地方美丽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体会。
“此次战略合作,能够将协会环保产业科技、人才、成果等产业链资源,有效赋能我们城市升级与美丽城市建设中去。”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分享了他从事环保产业二十余年的体会,他表示,双碳战略,赋予生态环保产业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给生态环保产业新的使命和任务。过去,环保产业是服务城镇化、工业化,接下来“双碳”战略让生态环保产业拓展到服务绿色化、数字化,解决了环保产业产业链不长、不宽的痛点。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昆岳互联环境技术(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怀平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我认为,以此次协会牵线、四城联手的契机,为产业集聚和区域协同构建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提供了更多探索。产业集聚有利于产业要素的集聚和高效利用,也有利于产业生产关系的重构,更有利于产业生产力的最大化,也有利于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保障。区域生态环保需求和产业供给有机结合,建立发展互建区域系统良好机制,共同打造美好城市。”刘怀平表示。
“行业组织要积极依靠各级党委政府,支持配合各级政府一体化推进环保产业全面发展。此次,中国环保产业协会与四城市签订战略合作不能停留在口头,更要落实在行动上,要有计划部署,要落地见效,帮助地方解决环保产业发展、绿色转型当中遇到的产业结构、技术、人才、装备等问题,助力这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最后,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总结强调,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将继续坚持“四个服务”的宗旨,做好“十员”角色定位,以“十送”服务生态环保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绿色低碳发展的服务,加强对地方政府的服务。协会将以今天的签约为新起点,携手全行业服务地方政府,全面推进“五个一”合作:建一个不断壮大的美丽城市建设群,定期开展“双碳”和美丽城市建设研讨;每年轮值召开一次生态环保产业助力美丽城市建设论坛,帮助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双碳”领域技术、装备、服务发展中的问题;引进落地建成一批项目,为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提供服务;创新合作共享一批成果,将“双碳”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推广到更多城市;形成互帮互助新格局,助力各城市创一流生态文明成果。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郭承站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研讨会上,企业家代表们也分享了各自企业发展情况和对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看法 本报记者王亚京摄
来源:中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