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AR6 WGIII专栏】认识减缓气候变化最新进展科学助力碳中和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归纳和总结了第五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的最新减缓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将为国际社会进一步了解气候变化减缓行动、系统转型、追求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客观解读和科学使用报告结论将有助于我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并积极与各方在博弈中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

一、主要结论与分析

1、就排放现状来看,自AR5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继续上升,但排放量的平均增长率有所放缓。从历史累积排放来看,1850—2019年人类活动已累积排放了约2.4万亿t CO2(图1),其中一半多(58%)是1990年前排放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当前气候变化的贡献上仍具有本质的差异。因此,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才能保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公平性。

image.png

1  历史累积CO2和人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Gt CO2为10亿t CO2,CO2-eq为CO2当量)

2、无论是将温升控制在1.5℃还是2℃的全球模拟路径中,所有部门基本都需要迅速、深入,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立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CO2净零排放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策略中,能源生产和需求部门的CO2减排可贡献74%的全球减排量。能源系统未来需要大量依靠可再生能源而化石能源将被大幅消减。在不同的政策组合下,能源行业的碳中和需要部分依赖负排放技术。但由于报告情景评估的方法学和所用数据限制,在全球治理的政策制定上,必须要综合考虑未来减排情景与气候治理的基本原则。

3、技术进步是助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条件之一。CO2移除(CDR)将在碳中和中发挥重要作用。

4、尽管报告评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不足以实现《巴黎协定》目标,但需要注意评估的时段。NDC的实施和差距均需要发达国家发挥带头作用,才能有效完成各方承诺。

5、在减缓和适应时,加速和公平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二、启示和建议

1、我国全面推进能源及相关行业的有序快速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才能扎实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实。

2、亟需围绕报告反映的我国核心关切和重点内容,在加强地球气候系统模式研发的同时,应当继续增加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以及相关未来发展路径的针对性研究和提升气候变化减缓的多源基础数据支撑。

3、科学解读IPCC结论,积极利用报告结论。在使用IPCC报告的内容讨论减缓目标设定、责任承诺分担时需要全面理解报告结论与其前提条件,避免生搬报告的个别数据。

4、主动参与IPCC科学评估进程,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为我国气候治理理念的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来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