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湿地碳汇功能的提升途径
2022年11月5—13日,我国首次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以下简称“COP14”大会),未来3年,作为COP14主席国将全面领导公约事务,制定一系列战略计划,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自然保护地》编辑部特别策划一期“COP14大会”专题,从基础研究、学术前沿、科学分析等多元角度,探讨保护湿地这一重要生态系统的进展和挑战。本次结合正在召开的COP14大会,推荐我刊2022年第3期“COP14大会”专题文章《中国湿地碳汇功能的提升途径》,以飨读者。
湿地是重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之一,具有显著的储碳、固碳功能。湿地碳汇与环境变化及人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提升湿地碳汇功能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聚焦于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需求,梳理了政策和技术两方面的途径。在现有的湿地政策中,恢复退化的滨海红树林和盐沼、加强泥炭地保护、恢复和新增内陆沼泽湿地可有效提升湿地碳汇。潜在的碳增汇减/排技术包括植被修复与重建技术、水文调控技术、施加生物炭和土壤底质改良技术等。然而,目前的政策和技术通常是从湿地保护和恢复领域移植过来,缺乏定量增碳效应评估,仍需通过示范实践、加强监测评估使湿地碳汇功能提升技术更加成熟,政策目标更加明确。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3大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储碳、固碳功能。全球湿地面积为1 210万km2,虽然仅占陆地表面积的8%,但储存了约20%~30%的陆地土壤碳。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长期战略目标,主要通过“减排、保碳、增汇、封存”的4个技术途径来实现,其中巩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湿地是位于陆地与水体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带,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湿地面积为23.47万km2,约为林地、草地面积的十分之一。天然湿地由于其淹水和缺氧的环境致使植物凋落物分解速率较低,被光合作用固定的碳能够在湿地系统中长期保存。同时,湿地是CH4排放源,淡水湿地贡献了约35%~55%的全球CH4排放。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自1900年以来,全球失去了约54%~57%的湿地。在湿地转变为耕地、草地、农地、园地等用地时,其有机碳库在外部因素的强烈干扰下快速损失,湿地CO2汇减弱甚至转化为碳排放源,同时CH4排放减弱。因此,湿地的碳汇功能与环境变化和人类管理方式密切相关。
湿地类型多样,广泛分布于从赤道到极地、从沿海到高原的不同气候和海拔区域,包括红树林、盐沼、滩涂、沼泽、泥炭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2018年,《湿地公约》各缔约国同意采取措施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泥炭地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认可湿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将重点围绕我国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提升的相关政策和技术展开讨论,旨在为国家实施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区域碳汇技术应用等提供参考。
来源:自然保护地N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