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森林,是野鸭湖送给野生动物最好的礼物
写着“人”字的大雁,英姿勃勃掠过天空;成百上千只灰鹤,集聚在芦苇丛中起舞;苍鹰展翅滑翔,惊起众鸟纷飞。深秋,位于北京延庆的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迎来了最美时节。站在观鸟平台,碧空如洗,草木摇落,漫步在湖光山色中,一望无垠的芦苇、官厅湖畔的大风车构成了美丽画面。
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赵晓宇拍摄
湿地,鸟儿安稳的家
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栖息地,野鸭湖有着丰富的食物资源和安静隐蔽的休息场所。每年10月起,保护区都会迎来成千上万只候鸟在此歇脚,补充体力。
为了让小家伙们“吃好喝好”,2020年,保护区在鸟类集中停留觅食区营造了1000亩多样化生境的科技试验田,种植玉米、高粱、黍子、荞麦、大豆等农作物。这是一片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自然农田,这里的农作物既不收果实,也不割秸秆,采取“近自然”的状态,并将部分农作物放倒,为大型鸟类降落起飞留出空间。
山雀喜欢黍子、鹤类偏爱玉米、大鸨更爱高粱和大豆……除了粮田里的“主食”,保护区还种植了元宝枫、白皮松、海棠、山桃等坚果、浆果类植物,可以在不同季节丰富鸟儿们的口味。
在营造多样化的鸟类栖息地方面,保护区通过分时分片轮割挺水植物、营造浮岛等措施,满足包括鹤类等大型水鸟、雁鸭类等中型水鸟和雀形目等小型鸟类的多样化生境需求。
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在野鸭湖栖息,如果生病了、受伤了,还有动物医院可以疗伤、休养。在位于保护区内的延庆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中心,“入院”的野生动物根据伤情恢复情况,分别入住隔离区、恢复饲养区、野化训练区。
在救助中心里,每位“病号”都有一份“档案”,救助动物信息、热心市民信息、收容救护过程、恢复饲养过程、处置意见、处置过程及结果都有明确记录。
小动物们来到野鸭湖,有吃有喝有地儿住,还有医疗保障,野鸭湖的生物多样性逐渐丰富起来。去年发布的《延庆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2021版)》中,共收录延庆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450种,包含鸟类390种。其中,在野鸭湖发现的鸟类就有360余种,约占北京地区现有观测鸟类记录的70%。
水清景美的湿地发挥了维护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净化水质、调节区域气候、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功能。近年来,北京因地制宜在中心城区、平原地区、生态涵养区以及京津冀交界地区开展湿地恢复与建设,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小区为补充的北京湿地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湿地面积达6.21万公顷,不论是京郊的广袤森林湿地还是城市里的小微湿地,都成为水源涵养、鸟兽栖息的好地方。
森林,触手可及的绿
过去,北京的森林大多在偏远山区,人口稠密的城区少有绿色,生态家底脆弱,很多对环境挑剔的物种黯然隐身。
2012年,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启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五年后接续实施。如今,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6%,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1%,全市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有79处,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得到了有效保护。
多年的生态建设和恢复,积攒下了沉甸甸的生态家底,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了更足的底气。2017年,“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写入北京新版城市总规,引领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
造林不是单纯刨坑种树,而是要再造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2018年,北京提出“乡土、长寿、抗逆、食源、美观”的绿化择树原则,特别提出为小动物栽种山楂、海棠、黑枣等“口粮树”,此后还提倡在林间开辟小微湿地、本杰士堆(人造灌木丛)和昆虫旅馆。
米口袋、糙叶黄耆、点地梅……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乡土植物被奉为“上宾”。“野花野草好养活,不用打药。”工作人员介绍,2020年起,公园开始尝试缓割芦苇,让枯黄的芦苇为胆小的鸟儿提供掩蔽,也正因此,震旦鸦雀飞临奥森,在芦苇丛繁殖、越冬。
人与动植物分享空间,共存共荣。为了让野生动物拥有一些不受打扰的空间,北京开始尝试在城市公园绿地、郊野公园、平原生态林、湿地等区域,开辟自然带,建设生物多样性示范区、保育小区、生态保育核、留野区等,强调适度保留荒野,婉拒游客,促进自然演替。
海淀区的翠湖湿地公园是自然带营造的先行者。公园内设置生态保育小区,实行永久封禁管理,仅外围区域向游客定时开放,人们可远眺水鸟,感受自然之美。多年封育,翠湖湿地恢复了生机,已观测到260多种野生鸟。以鸿雁为例,2004年仅观测到40只左右,2008年约60只,今年,翠湖湿地已经观测到近800只。
位于城市副中心的绿心森林公园,也践行了再野化理念。公园内林水相依,运河故道和景观湖区是两片较大水域,是动物的聚集地。河岸边设有缓滩,水中有木桩,朽木倒伏水中成为天然廊桥。若从高空俯视,便会发现,生态保育核心区外围缠绕着多条蜿蜒的林带,向东串联运河森林公园,向西直通东六环路绿道,林带由至少两排高大乔木组成,兔子、刺猬可以在林荫下连续奔跑数十公里。
立法,织密保护网
除适宜生存的自然环境外,生活在北京的野生动物还有“硬”保障。2020年实施的新版《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全域禁猎、全面禁食,把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均纳入了保护范围;2021年实施的《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执法协调机制》,联合20余个部门协同配合,精准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严格执法的同时,北京的野生动物救护还充满了人情味儿。为了不让保护野生动物的市民吃亏,2009年,北京实施《北京市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造成损失补偿办法》,十余年来,超5万户农户得到补偿,金额近3000万元。
救护是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一环。北京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一家“动物医院”,坐落在顺义区一望无际的森林中。在这里,受伤的动物有医生诊治,有吃有喝有人照料,能够安心养病,有了一处温暖的落脚地。“收治的鸟类居多,是因为北京位于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上。”工作人员介绍,另外,随着近年来北京警方治理走私贩卖和非法饲养野生动物力度的加大,罚没的野生动物也会先送到这里,经评估具备野外放生条件的放归,不宜放归的转入饲养康复笼舍。
为了满足大型猛禽的康复训飞需求,救护中心建成了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的野化驯飞笼舍,笼舍高约6.9米,鹫类和雕类等大型猛禽可在其内部展翅飞翔,锻炼飞行能力和捕食技巧,大大提高了大型猛禽放归野外的成活率。
教育,让孩子亲近自然
挂鸟巢、缠防虫胶带、给小树穿冬衣……在寸土寸金的西城,双秀公园面积不大,但名气不小,一年四季活动不断。园林工程师带着孩子们在林间穿行,听蛙鸣虫唱,看萤火繁星,教他们观察各种动植物。不知不觉间,孩子们心中埋下了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种子。
从图书馆东门花坛处出发,经过老生物楼,环绕未名湖,一路观测记录水杉、杜仲、七叶树、地锦、海州常山、君迁子、黄栌等植物,监测鸟类。
这样的校园植物巡护与物候监测工作,北京大学学生绿色生命协会的师生从2003年就开始了,至今已坚持近20年。现在,绿协每周会开展鸟类、植物和物候监测各两次。以物候监测为例,一路上,领队会带领同学们观察植物,记录物候状态,比如开花、结果、长新芽了,以及如何识别植物物种、背后有什么故事等。
师生的深度参与,推动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水平持续提升。2018年起,为了呵护动物和昆虫,燕园的部分区域停止清理枯木、落叶,不打除草剂,照明系统也只在重大节日开启。2021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走进自然,与自然对话,向自然学习……近年来,北京以森林、湿地等生态资源为依托发展自然教育,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人们与自然的情感链接。创建了森林音乐会、森林夏令营、“悦”读森林、森林大篷车等别具特色的自然教育品牌;建设了八达岭森林体验中心、西山自然观察和休憩教育等不同类型的自然教育示范基地10处;西山林场、松山自然保护区等11家市属林场和苗圃被纳入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
大地植绿,心中播绿。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场景,正是北京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真实写照。
来源: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