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强兄弟:在黄土高原“种”出江南
早上四五点起床,喝上几口罐罐茶,许志刚和许志强就扛着铲子、锄头等工具上山,给树松土、除草、修剪枝叶,这样的习惯他们坚持了54年。
74年前,这对孪生兄弟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出生。他们在黄土高原成长,经历过漫天黄土,也无数次看到流失的水土冲垮房舍。
他们意识到了树对这片土地的重要意义,并用了54年的时间,义务种树8万余株,让400亩荒山变成了四季常青、绿树成荫的“江南”。
他们也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
刚强兄弟在山上种的树。 许志强的孙女许童玲 供图
“我们想打造一片小江南”
刚强兄弟和树的缘分要从五十多年前讲起。
上世纪60年代,农村消遣的活动不多,搬着凳子赶场看电影是刚强兄弟最开心的事情。在一次集体放映中,他们看到了南方的样子。“南方山很绿,水很清,树很茂密,一想到我们这的干山枯岭,心里就很难受。”许志强说。
刚强兄弟所在的张川村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植被稀少,土地被厚厚的黄土覆盖,走在上面的每一步都像踩在面粉里,黄土争先恐后地灌进鞋子,和袜子、脚丫来一场亲密接触。
少有的雨水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但是持续的降雨过程也会带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厚且松软的黄土在雨水的“加持”下变成了黄泥汤,冲毁房屋,留下没过膝盖的烂泥。
雨水冲刷过的地表,沟壑纵横,像一条条伤疤爬满了整个村的土地。而在地下,是一个个被称为“窟圈”的暗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在目睹家人跌进窟圈差点丧命的场景后,许志强胆战心惊,“再这样下去,不但家保不住,命可能都要丢掉。”
“要固土,得种树”成为兄弟二人的共识,他们觉得只有种树才能治愈这片土地。电影中南方郁郁葱葱的场景也在刺激着他们,“我们想种一些南方的树种,让村里一年四季都有绿意。”许志强说,“村里的老人跟我们说南方的树种在北方活不了,但我们觉得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我们可以为家乡打造一片江南风光。
“树都是从牙缝里扣出来的”
种树的第一件事,是解决树苗的问题。
在甘肃,最常见的树种是白杨和榆树,它们价格低廉且容易生长。而刚强兄弟想种的松柏、云杉、棕榈等树都需要从其他地方买,一棵树苗要3块钱,3块钱在当时能买10斤白面。
作为两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刚强兄弟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来自土地和牲畜。收入不多,仅能维持全家人的生活,买树的钱都是牙缝里抠出来的——攒来换油盐的十几个鸡蛋,卖了,买树;卖马驹用来盖房的700块,买树。
村里没有树,他们就挑着担子,去六十里外的草滩、九十里外的武山买树,他们的足迹遍布临近各县,却从未舍得在买树的集市上吃一顿饭。
树种上之后,浇水也成了大问题。
在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水是个稀罕物。“那时候吃水都靠村里的一个泉眼,水量不大,取水的时候要等在泉眼边,水出来的时候舀上一瓢,一般2-3个小时才能装满一桶水。”许志强的孙女许童玲告诉记者。
在那个人吃水都很困难的年代,极少有人把水拿去种树。为了不影响别人用水,刚强兄弟就在夜里担水,再把水一桶桶运上山。“有一天晚上我从天黑担到了天亮,来回挑了8次水。”许志强说。
许童玲也帮爷爷抬过水。“一般是爷爷自己挑两桶水,我和哥哥或者妹妹抬一桶水,坡陡路窄,水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下滑,压得肩膀很痛。地面很软,鞋子里都是土,人也走不快,一个来回要二十分钟。”
除了人担的水,雨是另一个水源。黄土高原的雨大多数时候下在晚上,刚强兄弟经常在凌晨一两点,冒着暴雨出门,一件雨衣,一个手电筒,是他们全部的装备。他们用土在树边围上一圈,“这样能给树存点水,让它们活下来。”许志刚说,“我们还会通渠引水,用来调节水流,不然雨水很可能会把树苗冲走。”
“种下的树几十年后就是黄金”
树想要在黄土高原扎根,并不容易。
兄弟俩头几年种的树,活下来的很少,树苗不是旱死、被水冲走,就是因为水土不服难以成活。这也应了当地的一句老话——种活一棵南方的树比养大一个孩子都费劲。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一个树种不行,就换另一种,来来回回尝试了五十多种树;树苗的成活率不高,就自己育苗,保持树木活力。兄弟二人种树的场地也从房前屋后拓展到了附近的沟坡、荒地和窟圈。“下雨的时候,种在沟壑里的树会被淤泥淹没,只剩一个树梢。”许志刚说起来有些心痛。
在一次次尝试中,他们种出了经验——山坡上的树不耐旱,容易被冲走。兄弟二人用死去的树围成格子,淤泥在此汇聚成一片平整的土地,树种在上面,活了。
“第一次看到种的树活下来的时候,非常激动,感觉像打了鸡血。”许志强说。树种得多了,兄弟俩发现树要抱团才能活下来,树种的越密,成活率越高。他们狠了狠心,把家里的10亩良田换成30亩荒坡。
挖坑、种树、浇灌、施肥、松土、修剪、育苗成了他们刻进骨子里的动作,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松柏、云杉、棕榈逐渐爬满了山头,各种野生动物也开始在林间穿梭。50多年的时间,他们种树8万余株,400亩荒山变成了绿地。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成为种树大军中的一员。
树苗的成活率也越来越高,高到孙女许童玲都有些震惊,“别人怎么都种不活的树,爷爷们随便一种就活了。”
如今,70多岁的老人还在种树。因为他们觉得种树好,种下的树几十年后就变成了黄金。他们也像黄金一样闪闪发光——今年,他们成功当选“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知道自己获奖后,刚强兄弟很开心,“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获奖。”
“我们现在的身体很好,还会继续种下去。”许志强说。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