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背景下,欠发达地区如何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低碳成为发展的应有之义。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碳排放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进度并不相同。
其中,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云南等地多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清洁能源,为其经济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但当前,上述地区的巨大“双碳”潜力与资金技术缺口并存,成为其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推进“双碳”的瓶颈。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近日召开“民族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探讨上述地区应当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
“新疆荒漠草原比重大、干旱缺水且存在草原保护和牧区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问题。”新疆林业草原局草原处熊玲研究员介绍了新疆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实践。她提到,近年来,国家采取了多种生态保护政策,对草原生态进行修复治理,如草原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草原法治建设和执法管理,监测监管和培训工作等机制进一步完善。
目前,新疆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局部得到改善和优化,整体趋势日趋好转。
而在内蒙古自治区,则存在着产业高能耗、高排放,低能效的问题,如何平衡好煤电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关系、如何提高可再生能源存储与就地消纳、如何提高电网抵抗极端天气韧性问题,也面临着多重制约与考验。
对此,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节能降碳中心负责人张月峰提出,当地正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新能源。按照“1+N+X”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深度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煤化工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立足内蒙古的本地实际、资源特点来推进“双碳”工作。
“青藏高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的气候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贾小华指出,典型区域的专项调查监测和科研监测是西藏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边境环境安全,保障好国家、自治区重大工程和能源开发项目顺利实施,服务好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尤其是珠峰、长江源、雅江等典型区域(江河源头)的生态保护,切实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 贾小华表示。
青海省社科院副院长孙发平指出,从青海省来看,绿色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极其重要,“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祁连山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提供了重要条件。未来,青海还将在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方面着手,走在全国推进双碳工作的前列。”
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说,建设绿色农业品牌,要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绿色农业品牌创建,探索脱贫地区农业品牌创建机制和发展路径;加强研究制定绿色农业品牌标准体系和目录制度建设,健全品牌发展的法治保障;加强本土品牌的宣传推介,提升品牌竞争力。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