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屠光绍: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双碳战略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积极行动起来,通过绿色低碳经营推动发展的转型,为我们国家的双碳战略贡献力量,同时,在双碳战略大的目标引领下,各行各业都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定位,提出了实现自身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包括具体实践方式。上市公司是国家微观主体企业中最有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代表了在推动经济社会整个发展方面最具引领性的一个群体。上市公司都已经纷纷在促进自身的绿色低碳转型,在推动我们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方面不断展开实践行动,也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当然,整个双碳战略的提出,包括绿色低碳发展,也对金融体系提出了要求,突出地表现在绿色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上。
屠光绍 主办方供图
总的来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服务的范围非常广。绿色发展,除了环境生态,还涉及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循环等,所以绿色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泛。具体到在双碳方面,涉及的行业也非常多,既包括了能源生产,也包括了能源使用,能源使用体量更大,涉及各行各业能源的使用和消费来进行生产。我们很多行业从高碳高排放过渡转型到低碳低排放,对各种行业包括我们个人都有绿色金融服务的需要,这个范围非常大。另外,还包括碳利用方面的内容,所以覆盖范围非常广。
二是对金融的需求量巨大。我国到2060要实现碳中和需要多少投入,各个方面都在做测算,虽然测算依据都不太一样,口径也不太一样,但是都是巨量的资金需求量。
三是金融资源的投入时间非常长。跨度要几十年,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要实现双碳战略,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对于金融资源的配置,对于金融服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当然,中国的绿色低碳发展不光事关中国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个大国显示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所以做好金融服务,通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来更好地满足和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意义重大。
怎么样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来实现这样一个任务?我觉得主要是有三个方面我们要做好。
第一个方面,不断夯实绿色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绿色金融要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满足实体经济在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资金、资本和金融服务需求,需要有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首先,绿色金融体系本身需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涉及制度体系,包括规则、绿色低碳的分类标准和指标体系等。其次,实体经济的企业也需要有相关披露的标准、制度,才能更好地让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对于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的企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做出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
再次,无论是行业还是企业,在开展绿色低碳经营活动时需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的账户体系、核算办法、数据系统等基础设施。这样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时,对企业的绿色低碳生产经营活动就有了很客观的掌握和了解,有了做金融服务的依据,才能做好金融服务,也就是说要把金融资源通过绿色金融体系更多地用到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行业、企业。
绿色金融要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政府的规则,还包括监管。基础设施的体系越健全越完善,就会为整个绿色金融提供越有力的支撑,也使得绿色金融在服务过程中能够更加有效,真正满足实体经济对于金融服务、金融资源配置的需要。以上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第二个方面,健全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大家都在讨论实体经济开展绿色低碳的生产经营来实现转型,实体经济是这样,金融机构当然也需要更多的提供绿色金融的工具来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金融机构,都面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有效配置资源的问题,就涉及健全机制的问题。大家各种讨论说可以通过政府来推动,通过行政的办法,比如政府出台一些指标和行政管理的办法。也有人在讨论,是不是可以通过微观主体、通过金融机构的理念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那么,什么样的机制最为有效?我们觉得可能还是要建立起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机制,由市场来更多地配置绿色金融资源,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绿色低碳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无论实体经济的企业还是金融机构,都要通过用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和机制来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所以就需要完善绿色金融的市场机制。从这一点上来讲,近几年我们的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在不断健全,通过市场机制的建设,加上政府发挥的作用,再加上实体经济企业、金融机构自身的理念、责任,近几年通过几个方面的努力,绿色金融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很大的成绩,但还要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把绿色的外部性转化成内部性。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风险收益来讲,它可能是外部性的,因为碳排放出去了影响的主要是社会、其他的群体,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碳排放越多,对企业来讲可能证明它是在不断生产扩张,因为我们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使用化石能源就一定就会转化成碳排放量。
这种外部性的活动怎么样通过市场机制的设计,把它转化成企业的内部性,也就是说让这种外部性通过市场机制来影响内部性,影响企业的风险和收益。这样的机制建立起来,就变成由市场来更好地配置资源,更好地推动绿色低碳的转型,当然也会更好地推动我们绿色金融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
怎么样实现这种外部性到内部性,核心就是关于绿色的定价问题,绿色定价的核心是碳定价。为什么这个市场机制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绿色金融体系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又跟市场机制密切相关。
我们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里面大概有这么几个特征:
一是我们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里面主要以债权型推动的多,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但是股权型投资在绿色金融体系里面,目前发展比重较低。
二是绿色金融服务的范围里,对那些纯绿色的,比如说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技术等,吸引了很多绿色金融投入,但是绿色低碳的转型发展更重要的是使用能源的各个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很多资金投入,需要很多绿色金融资源的配置来支持它实现这种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块还需要加快发展,因为这一块的任务更重,需求量也会更大,当然也包括碳的利用,也需要不断的投入实现产业化。
三是我们现在的绿色金融,产品工具里面投入比较多的是生产端,但是消费端这一块还需要再加快发展。通过需求端消费端的金融服务发展,来更多的让消费端影响供给端,促进产业和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
分析绿色金融体系中这个“三多三少”的特征,其中核心问题就是我们目前的碳定价——绿色溢价——碳资产绿色资产这个市场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健全联动起来。只有通过绿色金融市场机制的完善,才能够使得我们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有可持续性。
第三个方面,金融机构的绿色金融业务需要管理变革。金融机构现在越来越重视并在实践当中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了,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既有挑战,但更多是机遇。我前面分析到,这是一个很宽很长的赛道,因为实体经济对于绿色金融服务的资金需求量是巨大的,同时它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而且是一个持续的需要。金融机构怎样去更多地在实践绿色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不断抓住这些机遇?当然抓住这些机遇不是那么简单。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也要求我们的金融机构在管理模式上要实现变革,而且我们也已经看到很多金融机构在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过程当中都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经验,这种管理变革又和绿色金融业务形成了很好的互动。绿色金融业务需要管理变革,通过管理变革更好地拓宽或者深化了绿色金融业务的开展。当然也有把绿色金融作为金融机构的一个新的增长曲线,这是一个新的赛道,它会带来新的机遇,为金融机构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量。
我觉得作为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开展金融业务,满足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对于金融的需求,它在变革上重点是要放在这三个方面:
第一,要做好战略定位以及发展模式的定位。金融机构有不同行业,有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租赁等等,行业还是非常多的。同时,在不同的行业里面,金融机构自身也有不同的定位,有大一点的金融机构,也有稍微小一点的金融机构,很多金融机构的种类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怎么样做好战略规划,制定好发展战略,了解发掘满足客户的需求,找到特定的客户群体也会带来业务,重点是怎么聚焦。所以,我觉得首先做好发展战略定位对于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非常重要。
第二,要健全组织体系以及管理机制。管理机制需要更多地去适应绿色金融业务所带来的一些新需要,因为我们从事绿色金融业务,面对的可能是资产状况、风险状况,包括企业发展模式、产业融合等,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就需要在组织体系、管理机制方面做出调整,来适应新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特征,然后使得金融业务更好更有效地持续开展。
第三,要创新业务模式。在创新业务模式的过程当中,金融机构能更好地把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结合起来,在业务模式能够更多地通过创新金融工具、金融产品、服务方式,来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对于金融服务的需要。这里面就涉及很多业务模式、业务方式、业务手段的创新,这个方面我们金融机构都在不断加大推进力度。
实体经济在绿色低碳发展过程当中,对金融资源的需求是强烈的。对于金融机构来讲,通过绿色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既为实体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同时也有利于金融体系自身的金融功能深化,为金融新的发展开辟新渠道,拓展新空间。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