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湿地 守护未来——新疆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报道

初冬时节,在新疆的河流、湖泊等多姿多彩的湿地里,飞鸟或在水面嬉戏觅食,或在空中蹁跹飞舞……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中国绿色碳汇网

呼图壁县小海子湿地五彩斑斓,美景如画。 陶维明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新疆虽然地处干旱地区,但得益于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湿地资源非常丰富,面积位居全国第五。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加强立法、建立保障机制、健全管理体系、加强湿地保护修复、科学监测、大力宣传等措施,新疆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区域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这是对湿地建设的最新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湿地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彰显了湿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凸显了湿地生态保护面临的紧迫性,也为今后新疆湿地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目前,新疆通过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湿地功能不断恢复,湿地生态持续向好,已建成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湿地公园51处、自治区重要湿地8处、湿地保护小区8处,初步形成以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自治区重要湿地为主的湿地保护管理格局。”11月21日,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处四级调研员严蓓蓓说。

中国绿色碳汇网

成群的白鹭在阿勒泰科克苏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飞翔。 阿尔达克·拜斯汗 摄

湿地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近年来,新疆立足湿地保护与修复长远发展,不断加强湿地保护制度建设,使湿地管理能力、生态修复、合理利用、科普宣教水平等显著提升。我区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等法规和文件,为湿地资源保护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依据。各地则积极采取退耕还湿、湿地生态补水、有害生物防治、栖息地恢复、湿地植被恢复等措施,扩大湿地面积,恢复了一批退化湿地,改善了部分湿地的生态状况。全区严格湿地资源监管,完善湿地用途管控机制,严格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

“让老百姓分享湿地生态建设成果是湿地建设的应有之意。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国家湿地公园的数量和面积均排在全国前列。同时,出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湿地保护小区管理办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湿地建设,充分发挥湿地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使湿地保护可持续。”严蓓蓓说。

中国绿色碳汇网

新疆博斯腾湖国家湿地公园迎来大批候鸟停歇觅食。巴州融媒体中心提供

目前,我区正加快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全区重要湿地认定和名录发布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重要湿地,逐步构建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全力推进湿地综合监测工作,为湿地资源监督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提供科学依据。组织开展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监测和评价,推进自治区湿地生态监测管理平台建设,提高湿地动态监管和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区将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补助项目和重点工程,不断满足人民对良好湿地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生态产品的需要。预期目标是全区湿地得到全面保护,湿地面积总量稳定、湿地保护率稳步提升和湿地生态功能有效提升。逐步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增加湿地保护面积,科学合理修复退化湿地,增强湿地生态功能,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加快完善湿地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全疆重要湿地监测评价制度,积极推进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大美新疆建设的要求落到实处。

2025年,我区湿地保有量将维持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通过修订完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包括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科学推进湿地保护修复,我区将进一步筑牢国家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使湿地成为人与动物共享的生态天堂。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