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往碳中和未来的创新之路”COP15边会举行
当地时间12月8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开幕伊始,亚洲开发银行与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气候院)联合主办了题为“自然:通往碳中性未来的创新之路”的边会。
本场边会从协同创新的视角聚焦探讨《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核心内容之一“可持续利用和惠益”以及更新后的《框架》目标如何务实实施这一关键难点。
“《框架》草案明确将维持和加强大自然的贡献作为行动目标之一,而目前关于自然对碳中和的贡献的讨论仅聚焦在碳汇方面。”清华气候院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C+NbS)合作平台负责人、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执行秘书长王彬彬强调,“实现碳中和是事关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其涉及领域远超气候变化,从这个角度分析,自然的潜力也应超越碳汇,是时候从协同的视角重新发现大自然的贡献了。”
“自然现在被视为应对亚太地区面临的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粮食安全等严重危机的关键,亟需各方携手合作去释放自然的潜力。”亚洲开发银行环境专题委员会主席张庆丰表示。
“结合亚洲开发银行的区域优势,我们能够将议题向更深度推进,寻找可操作、可推广的创新方案,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亚洲经验。”清华气候院院长李政在回顾了创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合作平台(C+NbS)近三年的工作进展和成果后说。
记者了解到,在本场边会上,“基于的自然解决方案”亚洲优秀实践案例征集正式启动。
来源: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