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湿地之美 共享生态红利——安徽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湿地类型多样、资源丰富,全省湿地总面积104.1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47%。

近年来,安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目前,全省建有国家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1处、省级重要湿地52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23处,省级以上湿地公园57处,初步建成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湿地保护率达51.5%。

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2022年7月底,环巢湖十大湿地修复工程全面完成,10处湿地为巢湖架起了一道天然生态屏障。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湿地管理处处长罗法龙介绍,环巢湖十大湿地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建设总投资58.5亿元,实施退养1.5万亩、退耕4.7万亩、退居7005户,恢复修复湿地6.5万亩。随着湿地生态的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调查显示,环巢湖湿地植物达622种、鸟类303种。

“前两天我们巡护时,看到了100多只天鹅。”12月13日一大早,李业炳在环巢湖十大湿地之一的十八联圩,开始了一天的巡逻。李业炳今年74岁,原是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施口村村民,2016年为了湿地建设,他搬离了之前的家,当起了湿地巡护员。

为守护好湿地,合肥将林长制巡护与湿地资源管护深度融合,建立湿地巡护队,全面推行网格化巡护。安徽将湿地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创新纳入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建设内容,将湿地保护率纳入林长制考核,有效促进了湿地保护。

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12月14日,成群候鸟在安徽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嬉戏觅食。保护区管理处主任郭劭忠介绍,升金湖位于全球候鸟主要迁徙通道之一的东亚—澳大利西亚通道上,每年来此越冬的鸟类有190余种10万余只,其中国家二级保护以上的有近40种,被誉为“中国鹤湖”。

“过去,升金湖普遍围网养殖,渔业过度发展,水质下降到四类,越冬候鸟也一度锐减到3万只。”张忠建是升金湖护渔队巡护员,曾当了16年渔民,亲眼见证了升金湖的生态变迁。

为改善升金湖生态环境,近年来,池州市成立升金湖管理委员会,建立升金湖联合执法巡查管护机制,落实县(区)属地责任,将原分属市本级、贵池区、东至县三方管理的升金湖湖面收归保护区管理处统一管理。将升金湖周围人工养殖围网、工业企业、旅游和农家乐等易造成污染的项目全部拆除。成立升金湖生态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吸收专业渔民参与湖管。

如今,升金湖湖水水质持续向好,保护区核心区实现无船、无网、无人“三无”目标,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迅速恢复,“人退鸟进”格局已然形成。

近年来,安徽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持续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十三五”期间,全省退耕还湿12.5万亩、拆除围网约1000万米、修复湿地30万亩。

促湿地生态价值转化

“每逢节假日,我们都会开车来这露营。这里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既能亲近自然,又能放松心情。”说起安徽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市民李女士赞不绝口。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蚌埠市淮上区西北部,总面积801.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529.6公顷,是淮河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块平原沼泽草本湿地。因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公园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已发现野生动植物数百种。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负责人姚昆介绍,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2022年,公园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途径,通过“公司+农户+商超+微商”运营模式,挖掘湿地特色农产品市场附加值,打响三汊河湿地品牌。目前,公园已注册商标三大类36个小项,其中“三汊河莲藕”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此外,公园还在湿地合理利用区引导村民种植有机稻米、种养藕鳖、种植蔬菜,建设慢城荷园产业扶贫项目,并采用订单农业经营模式,通过统一种源、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确保农产品品质。“我们生产的有机稻米、生态莲藕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姚昆说。

在马鞍山市博望区,湿地里的新鲜空气也是真金白银。博望区以石臼湖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在全省率先研究湿地碳汇,对保护区内湿地植物生物量、土壤碳储量进行初步测定,通过季度观测得出湿地植物生物量及土壤碳储量变化情况。

“湿地是重要的储碳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载体。如果将湿地碳汇纳入碳交易市场,湿地的生态价值便可变现,由此产生的收益还可反哺湿地建设和保护。”相关专业人士表示。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