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绿色发展最靓底色
冬日的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白雪覆盖,美丽而静谧,保护区里的工作人员正在为明年东方白鹳的到来做着准备。
“我们从1993年开始,一直坚持东方白鹳人工筑巢招引工作。这几年,我们新搭建的招引巢采用的都是永久性铁制三脚架,招引成功率会更高。截至目前,保护区累计招引东方白鹳741对,繁殖幼鸟2193只。”工作人员介绍。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筑巢招引东方白鹳
2022年,生态环境部首次开展生物多样性优秀案例征集遴选活动,在组织筛选出的40个优秀案例中,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保护作为我省唯一案例入选。
生态建设,久久为功。作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黑龙江省正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让绿色成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守护龙江绿水青山的生态本色
每天上午,牡丹江市民张雪都会在家里打开窗户通风。这几年,窗外越来越好的空气让张雪格外欣喜,“以前,到了冬天雾霾天就特别严重。现在不一样了,空气特别好,我每天都开窗通风十多分钟,让家里充满清新的味道。”
去年10月,牡丹江市优良天数为31天,优良天数比例达100%,抬头可见的“雪城蓝”满勤报到,黑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联席会议办公室对牡丹江市在10月秋冬季重点时段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期间取得的成效提出表扬。
去年6月,齐齐哈尔市同样因为重点区域大气质量改善明显,而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大气环境监测室,从事空气质量监测工作的范思铭拿出了一份自2014年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以来到2022年的监测数据:齐齐哈尔市优良天数由2014年的315天增至2022年的358天,提升了43天。“通过监测数据变化来看,齐齐哈尔市空气质量越来越好了。”范思铭说。
蓝天景色
“雪城蓝”“鹤城蓝”……每一份来自天空的纯净蓝色组成了“龙江蓝”。据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2月,全省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5.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在“龙江蓝”的背后,是我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毅决心和铁腕手段。
2022年,我省积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推进散煤污染治理,哈尔滨市、绥化市、肇州县、肇源县重点地区全年削减替代散煤75万吨。全面开展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排查溯源入河排污口12185个,整治问题排污口12016个减排控排、截污治污等治理成效显著。排查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81家、涉重金属矿区60家,建立地下水环境状况“双源”清单3969家。
与此同时,我省全力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聚焦中央督察反馈问题实施全过程跟踪督办。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55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6项,正在推进39项;转办的2330件信访案件已办结2112件,阶段办结218件;曝光的5个典型案例197项措施,已完成162项。
从南向北铺林造绿 以绿为笔绘就龙江生态新画卷
在鸡西市麻山林场,林长王玉和忙碌了一整年,终于得空可以歇息一阵子了。“这一年的工作任务依旧繁重,种树、防火、防病……这些工作都关系到这片林子能否变成繁茂的森林。”
王玉和所说的林子,是今年他带领护林员们种植的新苗。“这片林子面积超过50公顷,再过几年这片林子就能长起来了!”王玉和笑着说。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麻山林场现今经营面积为3838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达到2898公顷。
2021年,我省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林长制工作正式启动。随着林长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2022年,像王玉和一样的林长,我省共计超过1万名,他们和7.3万名护林员守护着我省2100万公顷的茂密森林。
繁茂的森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麻山林场是我省从南到北植树造林的一个缩影,2022年4月,我省正式进入植树时节,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地区陆续开始了大规模造林。
地处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腹地的林甸县,去年以农田防护林网更新改造、修复完善为重点,完善修复了2.2万亩农田防护林,构建起了功能完备的绿色生态屏障。
省林草局负责人表示,植树造林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减轻大气污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进国土绿化、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全省完成营造林122.6万亩,为目标任务的122.6%,全部实现落地上图。
丰富的自然资源
如今,我省已经基本构建起了以农田防护林为基本框架,多林种、多树种并举,网带片、乔灌草结合,农林牧彼此镶嵌、互为一体的综合防护林体系,彻底改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进人退”的面貌,为构筑北方防沙治沙生态屏障,保障松嫩平原黑土资源和粮食安全,促进沙区生态环境改善发挥巨大作用。
2万多名河湖长 2千多支河湖保洁队伍 共同守护母亲河
“90后”梁月是大庆市平安社区党支部书记,2021年1月担任西部排水干渠村级河长。进入冬季,虽然河流已经封冻,但是梁月坚持每天来到河边走走,清理河道旁的杂物和垃圾。
除了做好社区的本职工作,维护干渠的河道环境也成为了她的日常工作。“自从当了河长以后,我意识到了保护好水资源,维护好水生态的重要性。”梁月说。
2022年,在水利部组织开展的第二届“寻找最美河湖卫士”主题实践活动中,梁月获得了“最美河湖卫士”称号。
“作为一名90后基层河长,我将继续尽职尽责,努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强化使命担当,认真落实好护河工作,守护辖区内天蓝水绿的优美环境。”梁月对河湖长制工作充满信心。
梁月是我省2万多名河湖长履职尽责的缩影,此项荣誉也是对我省河湖长制工作的肯定。自2017年起,我省推行河湖长制,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和河湖管理者,守护着每一条母亲河。
美丽的河湖景色
2018年开始,我省每年召开省总河湖长会议,先后6次发布省总河湖长令,明确一段时期内各级河湖长工作——清理河湖“四乱”问题、对全省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取用水管理整治、水库除险加固和运行管护、在小微水体实施河湖长制、侵蚀沟治理……全省河湖长上下同心协力,让河湖长制工作见行动、见成效。
为了更好地守护每一条母亲河,2021年11月,我省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黑龙江省河湖长效保洁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建立河湖专业保洁队伍,建立健全河湖长效保洁体制机制,打造人民满意、干净整洁的河湖生态环境。
加强河湖长效保洁工作,是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具体行动,更是推动河湖管理保护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经过一年的工作推进,我省于2022年12月底全面建立了河湖保洁体系,实现了河湖、水库、小微水体保洁全覆盖。
2022年,全省共组建河湖保洁队伍2113支、保洁人员2万人,落实河湖保洁经费1.1亿元,配套机械设备5454台,累计清理河湖垃圾193.4万立方米,保洁河湖总长度5.7万公里,全省河湖保洁工作成效显著。
省河湖长制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进一步压紧压实河湖管理保护责任链,坚决扛起治水管水护水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提升河湖治理、管理、保护能力,努力建成人水和谐共生的龙江幸福河湖。
来源:关注森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