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西昌奋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2022年11月19日,西昌被授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这是对西昌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西昌坚定不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的极大鼓舞。
近年来,西昌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市”战略路径,明确“打造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战略目标,推动生态文明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良性互动、良性循环,初步形成西昌生态文明范式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
正因如此,西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捷报频传,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首批“天府旅游名县”、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海绵城市示范市等,坚定不移走绿色引领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
完善制度规划 描绘“生态画卷”
西昌,四川省西南部安宁河谷地区的一颗明珠,288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湖光山色美、历史人文美,还有“一步跨千年”的发展进步之美,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并肩同行。
“这些年我们西昌跑团每周都会组织跑步活动,在跑步的过程中把邛海泸山风景区的景色尽收眼底。在‘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生态画卷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好处。”西昌跑团团长赵建超说,正是由于生态红利,老百姓们获得感、幸福感和生态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2年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1年度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案例。西昌邛海被评选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是目前四川省唯一入选优秀案例的湖泊。西昌印发了《西昌市美丽河湖建设方案2022年度工作清单通知》,推动镇级、村级美丽河湖建设。还印发了《关于加强西昌市湖库水生态环境监管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重点湖库水华防控工作通知>的通知》等,进一步加强全市湖库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
邛海被评选为全国首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并非一日之功,这是州、市坚持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合力共建、党政齐抓、系统谋划的成果:不仅专题研究部署生态工作50余次,还制定《西昌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积极落实《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树立上游意识、落实上游责任,把治理修复邛海、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全国率先出台少数民族地区生态保护地方性法规《邛海保护条例》《凉山州飞播林保护条例》;落地落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制度,发现问题38个,追责问责16人,中央、省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问题按时序进度完成整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层面,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占比提高至27.06%。
建设“田园城市”筑牢“安全屏障”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11月,西昌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整治,安排人员沿辖区高速、国道、省道等主干线督察秸秆禁烧情况,对检查发现的秸秆、杂草等露天焚烧违法行为进行通报并督促整改,还强化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加强环境信访调度,多措并举全力守护良好的空气质量。
为建设“田园城市”,打造美丽家园,让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西昌聚焦解决工业废气、餐饮油烟、扬尘、臭氧等突出污染问题,投资15亿元实施攀钢集团西昌公司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分类整治“散乱污”企业61家,实施重点工程减排项目12个,关停冶炼企业2家;投入6.8亿元实施邛海良好湖泊建设,投入1.28亿元综合治理邛海主要入湖河流,投入1.65亿元实施东西海“三河”等截污干管修复改造和市政道路配套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新建改建城市污水处理厂5座,污水日处理能力达16.1万吨;建立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监管清单,试点建设长江黄河上游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区,建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等,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全市固体废物环境风险总体可控、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我们周末没事就会去爬泸山,在乌龟塘俯瞰西昌城区全景,非常美。”西昌市民罗林说,泸山中央城市森林公园生态修复行动,让山林郁郁葱葱、风景优美,成了众多市民登高望远、闲时踏青的好去处。
为加强生态建设,修复生态屏障,西昌大力实施“绿化西昌行动”,全市林草覆盖率达60.06%,林地保有量266.06万亩;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强力推进流域行政区划调整,实现邛海流域从源头到核心水体一体化全域治理;投入资金57.8亿元,实施“三退三还”工程,生态搬迁邛海周边群众5万余人,建成城市湿地2万亩,水域和湿地面积从不足27平方公里恢复至34平方公里;完善了生物多样性保护机构及机制,开展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拥有西昌黄杉、小熊猫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80余种。
打造“兴业绿地”筑造“宜居乐土”
近年来,来西昌旅游、养老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在海南街道核桃村的康旅小镇中,有的外地游客每年都会来西昌住民宿、游邛海,有的更是常年居住于此。
西昌依托良好生态环境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融合发展。以“高精新绿”为产业导向,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完成改制扩容争创省级绿色园区,成凉工业园区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西昌三峰1.2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并网发电,蓝鼎环保综合利用西昌钢钒脱硫渣、斯特林光热发电电机总装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稳步推进。同时,西昌抓住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建设机遇,擦亮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市招牌,推动安宁河谷“农文旅”生态走廊建设,大力发展民宿康养等产业。
此外,西昌还浓墨重彩绘就农村居民的幸福底色。近年来,西昌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牵引,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千村示范”工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9.84%;新建农村公厕114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77%;建成垃圾中转站23个,行政村垃圾收集基本实现全覆盖;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8个、彝家新村新寨22个,打造生态文明示范村24个,创建省级美丽新村131个,其中,荞地乡荣获第八届中华宝钢环境奖(全国4个获奖乡镇之一)。
为了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西昌还以新型路面、绿地和水系为主体建设海绵城市,实施东西海“三河六岸”生态治理等项目4个,建成月亮湖等公园绿地5个、城市口袋公园绿地15个,在建口袋公园绿地15个,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52%,创建生态文明示范街33条;拓展新城区发展空间,启动高铁新城建设,打造绿色生态、阳光宜居现代化新城;依托邛海湿地宣教中心,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等活动,借助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载体,以戏剧艺术自然空间沉浸式表达宣传生态文明理念,传递绿色生态“西昌声音”。
西昌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与百姓福祉相融相长,对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起到良好的标杆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下一步,西昌将以此次斩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殊荣为新的起点,乘势而上,进一步完善生态制度、守牢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生活、繁荣生态文化,奋力开创“国际生态田园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新局面,走出一条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互促互进、共兴共荣的绿色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道路,奋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画卷。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