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武威:推进国土绿化 筑牢生态屏障

6cefda7926f4e14ba8a10ace75ca677.png

祁连山北麓浅山区武威境内生态恢复良好。

记者近日从武威市林草局获悉,2022年,武威市按照南护水源、中保绿洲、北固风沙整体布局,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倍增和提质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24.11万亩,治沙造林15.88万亩,压沙22.47万亩,国土绿化提质增效12.72万亩,新增城市绿地109万平方米,全市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3dad369d008688d5a1f022540c587c1.png

武威城市绿地面积逐年扩大。

2022年,武威市以祁连山保护区外围地带、生态移民迁出区等区域为重点,采取植树造林、林草植被恢复等措施,实施天然林保护、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等生态工程,全面增强南部山区水源涵养林涵养功能。围绕四旁绿化、城市绿化、村庄绿化和森林公园建设,推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技术承包等责任制,推广精细整地、随栽随灌、覆膜保墒等抗旱造林实用技术,苗木成活率达85%以上。坚持因地制宜开展镇区、村庄、景区、园区等绿化,一体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以国道、省道、乡村道路、田间道路等为骨架的绿洲防护林体系逐步完善。坚持人工造林与封沙育林草、封禁保护相结合,生物治沙与工程治沙相结合,实施三北防护林、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凉州区东北部沙区治理、省级财政防沙治沙等生态项目,加快八步沙区域生态治理和民勤生态示范区建设,全力构筑北部沙区生态防护屏障。

0544d56c6b450eeeb711927a26c134f.png

凉州区南部山区碳汇林建设让昔日荒山披绿装。

与此同时,坚持修复+监管齐头并进,大力实施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祁连山河西走廊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工程项目,严格落实草原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严格草原资源空间管控和用途管制,依法开展建设项目征占用草原审核审批,全市草原植被盖度达42.99%,草原植物群落结构持续优化,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显现。

6506e40a6636df9245706ca9ff214af.png

干部群众积极开展义务压沙,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5c5a96205be5dd8cfae28c48aea798f.png

植树造林,绿化山川。

d47c0e27a76f4a84b9776f37d81df78.png

古浪县北部沙区治理成效显著,昔日沙海变花海。

895c10f913aa971be469116602933c7.png

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光伏矩阵中的巨幅马踏飞燕图形。

来源:关注森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