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让殷殷嘱托变成发展现实

image.png

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 杨树海摄

大兴安岭山脉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地理单元,70%以上的面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其中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有10.67万平方公里,超过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这里3/4的区域实行封禁保护,森林覆盖率达78.44%,林木蓄积量达10.3亿立方米。这里的森林每年能吸收3亿辆轿车排放的二氧化碳,能提供1亿人呼吸所需的氧气。

2018年全国两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5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并叮嘱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牢记殷殷嘱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生态颜值、两山转化价值、居民生活品质同步跃升,绿色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生态环境越来越美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内蒙古森工集团根河森工公司乌力库玛林场护林员耿洪广像往常一样,踏着积雪,翻过山岭,钻进密林,开始了一天的巡护。

1992年,初中毕业的耿洪广进入乌力库玛林场工作,成为林二代2002年,他接受了三级岗前教育,顺利通过考试,拿到人生中的第一个工作证———林业伐木操作证。

2015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结束了63年的采伐历史,耿洪广也结束了自己的伐木工作,和万千伐木工一样成为护林员。耿洪广开启了守护之旅,也有了人生中的第二本工作证———森林资源管护上岗证。

20229月,这两张证件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地方展区内蒙古单元展出。

如今,耿洪广肩负着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防止盗伐等守林护林职责,特别是在森林防火期,每天吃过早饭,即开始全天候不间断巡护。在长达5个月的春秋两季森林防火期里,没有特殊情况,他和同事都不离岗。

视森林为生命,是刻在林区人骨子里的基因。

内蒙古森工集团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作为压倒性任务,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全方位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厚重底色和浓重成色。

过去10年间,内蒙古森工集团累计造林4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增长1.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年增长2000万立方米以上;与70年前林区开发建设初期相比,有林地增加1/3、总蓄积增加1/2。林业发展由单纯利用变成了持续经营,从谋生产转向了谋生态。

两山价值越来越高

213日,临近中午,林俗旅游家庭经济户曹书芳家中,飘出阵阵菜香。灶台下火苗跳动,曹书芳熟练操作,大葱炒鸡蛋、红烧肉、小鸡炖蘑菇……一道道林区美味陆续出锅。

窗外,白雪皑皑,灯笼高挂,年味十足;屋内,游客剪着窗花,吃着冰糖葫芦,暖意融融。这里是中国冷极村,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金河森工公司金林林场。

曹书芳是远近闻名的厨艺高手,曾经在达赖沟林场开过饭店,菜品味道好、分量足,深受林场职工的欢迎。2012年,金河森工公司将金林、达赖沟、嘎拉牙3个林场实施生态移居搬迁,饭店关门,她跟着丈夫来到金林林场。

浩瀚的大兴安岭苍莽依旧,世代依山而居、以木为业的林业人,放下斧锯后,积极投身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曹书芳一家是其中的代表。

林场鼓励大家搞旅游,很多人刚开始不敢尝试。2012年,我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和丈夫开了冷极驿站,很快就尝到了甜头。曹书芳说,夏季旅游旺季,最多一次接待100人。冬天特别是正月,房间都订不上。夫妻二人忙不过来,经常找亲戚朋友来帮忙,有时还要雇人。民宿、餐饮、卖山货,她每年的收入都在10万元左右,真正吃上了生态饭。

雪覆千山、美景如画。因林而生、因冷而兴的中国冷极村,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中外游客。抽冰尜,骑雪地摩托,坐狗拉雪橇,品尝冷极八大碗,睡东北大火炕……林区特有的森工文化、林俗风情让旅游产业风生水起。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游客也越来越多。

中国冷极村全年无霜期不足60天,年平均温度零下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58摄氏度,是全国自然条件下气温最低的地方。在曹书芳的记忆中,以前采伐时,因为寒冷,林业工人没少遭罪。现在,他们却因为寒冷,腰包越来越鼓。

从砍树到管护,再到看树,生态溢出效应壮大了美丽经济,林区实现了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统一。森林经营剩余物得到了集约利用,转化成生物质能源和林下经济原料;北疆风光、中国冷极吸引的游客越来越多;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向森林要食物,让生态出产品,2022年,集团所属的林下产品销售公司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深入落实双碳战略,林区累计销售碳汇产品3516万元。

做大碳汇造林,开展碳汇交易;做好林下产品文章,让林海成为老百姓的果篮子、花篮子、菜篮子、药篮子;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旅游规划,推出更多好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文旅融合的看点、亮点、卖点,做到全年无淡季。新的一年,内蒙古森工集团产业发展谋划满满。

百姓生活越来越好

2023年农历除夕,吴占桥流泪了。吴占桥是根河森工公司开拉气林场701管护站职工,从事森林管护工作7年,今年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四个春节。

“2021年以前,林场通信全靠大白山顶的塔台,塔台靠太阳能发电,手机信号不稳定,和母亲打个电话得挑时间,遇到阴天、刮风下雨和下雪,通信基本中断,只能干着急。吴占桥回忆道。

吴占桥出生、成长、工作都在开拉气林场,见证了林场通信的变迁。林场先后经历过交换机、微波站、对讲机等不同通信方式,早些年,通信全靠调度室唯一一部固定电话。

2021425日,林区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获批,批复建设4G基站121座,其中根河森工公司生态功能区建设8座。同年918日,根河森工公司首家林场基站落户开拉气,场部区域实现4G网络信号全覆盖。对吴占桥来说,今年在站上过春节与以往大不相同。

我们今年的年夜饭有鸡、鱼、大虾、肘子、螃蟹,你看多丰盛……”除夕夜,吴占桥和远在山东郓城的母亲视频通话,说着在管护站里过大年的故事,母子俩在云端畅叙相思之情。挂断视频,他一遍遍看着微信群内亲人拍摄的年夜饭小视频,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

打通深山密林里的信息天路,让距离不再遥远,职工切身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内蒙古森工集团保障民生的件件实事始终指向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城镇基础设施纳入属地统一规划,林区面貌越来越亮丽;沙石路被更多的硬化路取代,出行的路更宽、更平;通信公网覆盖率由3年前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50%以上,家人与同事的距离在手机视频里拉近;工资提高了、钱包变鼓了,务林人不砍大木头,生活照样有奔头

开辟增收渠道,增加职工收入;扎实做好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医疗、社保、养老等工作;研究解决人口流失问题,努力通过产业发展吸引转退军人、大学毕业生、转业森林消防员、涉林城镇居民扎根林区、建设林区、创业就业,确保林区后继有林也后继有人。新的一年,内蒙古森工集团民生保障不仅顾当下,更突出谋长远。

精神坐标越筑越牢

20225月,内蒙古森工集团原根河林业局副局长于海俊同志的两件遗物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这两件遗物是他生前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穿过的工作服。

笔记本详细记录了于海俊参与扑救的每一场火灾。在扉页上,他写道:本记录本,经过烟熏、火燎、油渍、尘埋、汗浸、水淹、雨浇等多道工序,得以保存,实属幸事……

一顶帽子、一根腰带、一身迷彩工作服及满是补丁的靴子,记载着于海俊在根河森工公司工作的8年多时间里,12次带队亲赴扑火一线鏖战火魔,在育苗现地挥汗如雨,为林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付出的初心使命。

2019619日下午,根河森工公司上央格气林场发现雷电火烟点,于海俊主动请缨带队上山扑救,战至夜晚火线合围后,在清查火场情况时,不幸被火烧站杆砸倒,因公殉职。

于海俊牺牲后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林区开发建设70年来,几代务林人薪火相传、热忱奉献,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杰尔格勒等老一辈创业者扎根林海、守护绿色,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李庶坤等林业建设者秉承左手砍树、右手栽树、采育结合的理念,留下了万顷林海;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把毕生精力献给林区开发建设事业,临终将全部财物交给了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颜士文十八年如一日,坚守在人迹罕至的摩天岭森林防火瞭望塔,用青春和毅力守望绿色、护卫林海……

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回的信心,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标注了大兴安岭人的精神坐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23年全国两会在北京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书记闫宏光正在履职尽责。他表示,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描绘的美丽中国画卷,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务林人迈进新时代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林区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发扬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全力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自治区的五大任务,让绿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最美的底色,为建设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作出更大贡献。(孙勇 刘洪林)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