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江淮满目新——安徽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绿染江淮满目新——安徽高质量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2016年4月和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安徽省考察。近年来,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持续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安徽森林面积达6263万亩,森林覆盖率超30%;2021年,全省林业总产值达5092亿元,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治山理水
2017年3月,安徽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建立以党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在安徽,林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省级林长带头履职,各地林长尽责尽力,“长”的主体责任得到落实。
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多次作出指示批示,部署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省长王清宪深入黄山和天柱山重点林区,检查松材线虫病防控、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了解基层林长制改革推进情况。省委副书记程丽华专题听取林长制改革工作汇报并进行巡林。2021年,全省各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省级林长深入林区巡林调研32次、批示36次,推进林业保护发展重点任务落实。
在省级林长的示范带领下,各地林长通过发布总林长令、召开工作部署会、开展巡林调研等方式积极履职。合肥市庐江县在春季森林防火期签发年度第2号总林长令,要求各级林长开展森林防火专项巡林。六安市金寨县林长办牵头建立林长制工作微信群,将县乡村三级林长、护林员和林业工作人员共360余人纳入其中,随时发布工作信息,交流工作经验。
2021年以来,安徽全省共发布市县总林长令143个,各级林长巡林52万次,排查梳理和解决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林区治安等问题2.5万个。
林长制改革5年来,安徽在深化机制创新、提升改革效能上成绩斐然:出台全国首部省级林长制条例,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域省级林长分工责任制和全国首个“林长+检察长”省级层面工作机制,强化基层“一林一警”执法保障制度,高质量推进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五绿”并进体制机制,实施“五大森林”行动……
各地也坚持问题导向,在健全责任体系、完善制度设计、夯实管护力量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六安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特色功能区林长,创新设立市级林长制督察长,形成了总林长负总责、督察长抓督促、区域林长抓调度、功能区林长抓特色、县区级林长抓推进、乡镇级林长抓落地、村级林长抓巡护的工作格局。滁州市全椒县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为契机,以薄壳山核桃“一棵树”为突破口,建设不同类型的产业集群模式,实现以资源换产业。2021年,全县薄壳山核桃产量800吨,占全国产量近23%。
如今,安徽已迈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新阶段,在全面规划林业改革发展任务、全面完善林长责任体系、全面推动林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自我加压、持续发力,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靠山吃水
“大湾好风景,出门就是岭,不是石头绊了脚,就是茅草割了颈。”这句顺口溜是往日大湾村的写照。大湾村位于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森林面积32532亩,森林覆盖率85%。2014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2户707人,是金寨县的重点贫困村之一。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寨县大湾村时对乡亲们说,在地方工作时,我一直抓老区建设,同老区很有感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引下,大湾村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茶叶、毛竹等产业,以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发展林下经济,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如今,曾经的贫困户成了小康户,贫困村成了小康村。大湾村村民肖细雨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家里除了经营民宿,丈夫老杨作为村里的护林员,每月有650元固定收入,同时每年在村里开发的水上漂游项目服务两个月,每个月有两三千元收入。家里的山地种植了天麻,每年有两三万元收入,茶园还可以收入七八千元。
滁州市也走上了生态富民之路。“我们充分发挥‘林长+’部门协作和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经营两项机制作用,加速融入长三角绿色生态一体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滁州市林业局局长李继宏介绍,滁州市通过重点培育薄壳山核桃、麻栎、杜仲“三树”和精品苗木“一苗”产业,2020年新增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4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示范家庭林场3家,林区用工220万人次,林农劳务性收入超3亿元。
为了让更多百姓吃“生态饭”、挣“绿色钱”,安徽积极实施林业产业提升行动,着力打造木竹加工、特色经济林、生态旅游3个千亿元产业,木本油料和苗木花卉2个超500亿元产业。力争到2025年,全省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林业碳汇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业总产值超过7000亿元。
护山养水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对马鞍山市提出了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的发展定位。
一年多来,马鞍山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严格落实沿江“1515”岸线分级管控措施。同时,按照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水源地保护、防洪治理、景观提升“五合一”思路,以薛家洼为突破口,实施23公里长江东岸综合整治。如今,地处长江岸边的薛家洼生态园已成为百姓亲江亲水亲绿的生态岸线和城市生态客厅。
位于马鞍山东部的向山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有着近百年的露天采矿史。然而,长期超强度、大规模的粗放式开采,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近年来,马鞍山围绕打造全国矿区生态修复示范区和长江支流源头水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区目标,发起向山大会战,实现矿坑变花园。有华东地区第一大露天铁矿之称的马钢南山矿凹山采场也迎来华丽转身,经过生态修复变为秀美的人工湖,一排排元宝枫、杜仲和山桐子将其环绕。
在合肥市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巢湖大堤罗家疃段,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强调,要坚持生态湿地蓄洪区的定位和规划,防止被侵占蚕食,保护好生态湿地的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巢湖是安徽人民的宝贝,是合肥最美丽动人的地方。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为打造巢湖这张“最好名片”,安徽实施了巢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快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围绕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这一目标任务,我们构建了顶层设计清晰、实施有效的规划路径。”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张世军说,巢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已被纳入中央财政专项重点支持项目,获得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自2021年起,合肥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8500万元,对土地流转、湿地管养进行生态补偿。
目前,巢湖水质创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巢湖湿地记录的植物数量由2013年的211种升至275种。八百里巢湖碧水蓝天、白鹳云集、鱼跃人欢的美丽景象正在显露。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刘倩玮 章崇志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