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提前完成今年造林任务

今年以来,广州市围绕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工程,提前谋划,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探索林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在山地造林工作中创新应用无人机技术,做好政策、资金、技术、精细管理、苗木等要素保障。2024年,省下达广州市14.53万亩林分优化任务和2.71万亩森林抚育任务。截至5月24日,全市完成林分优化14.65万亩,完成率101%;完成森林抚育3.62万亩,完成率134%,提前完成省下达任务。

全面深入调研谋划,科学布局精准施策

一是全面调研,结合各区实际提前下达年度任务。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成立多个现场小组,深入各有林区实地调研,与各区林业主管部门、市属各林场、林业行业专家开展座谈,全方位、多角度研判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区域森林资源特点,分区域、分重点、分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于2023年9月提前下达《绿美广州生态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二是提前谋划,落实造林项目与地块。指导各区、各林场提前确定造林项目,落实造林地块,开展作业设计编制,充分动员开展造林前期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春季造林黄金时节得以迅速投入山上造林工作,春季造林进度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三是林长先行,示范引领。广州市林长办、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春节后第一周组织全市8个有林区和3个市属林场开展“绿美广州 全民参与 造林绿化 林长先行”活动,以市、区、镇、村四级林长先行造林为载体,吹响全市春季造林号角。

探索林业新质生产力,创新山地造林应用无人机技术

一是“无人机+勘察”,造林前期准确获取本底资源信息。无人机采用北斗高精导航技术,在山林间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准确获取地形特征、植被分布、坡度坡向等三维空间信息,高质量开展造林地块本底调查,为造林设计提供坚实依据,因地施策、科学营林。二是“无人机+运输”,快速运送造林物料。对比人力运输,无人机运输优势明显,提高工效约18-20倍,节约成本50-60%,减少对苗木的二次损伤,可以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安全风险。造林后利用无人机高清图像采集功能,定期观测苗木生长状况,及时采取补苗、补水、补肥等措施,有效提升造林成效,确保苗木栽一片、成一片。三是“无人机+验收”,科学监测造林成效。对已造林区域进行全方位拍摄和扫描,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和遥感技术,精确计算和分析种植面积、密度、成活率等关键指标,对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造林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形成丰富、准确的成效监测数据,为抚育、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落实全流程要素保障,扎实推进造林绿化

一是落实政策保障。印发《广州市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工程技术指引(试行)》《广州市主要造林树种适应性评价和应用指引(试行)》,指导各区、各林场因地制宜开展低质低效林改造、中幼林抚育、大径级森林培育和封山育林,科学选择建群树种,精准配置辅助树种,合理设置特色树种,营造高质高效乡土阔叶混交林。二是落实资金保障。全市落实2024年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资金7.3亿元,其中市转移支付各区6.03亿元。广东省林业局下达广州2024年绿美广东造林专项资金4656.95万元,用于支持广州林分优化提升、森林抚育工作;下达种苗保障资金817.48万元,支持广州开展苗木保障工作。三是落实技术保障。举办全市造林技术培训会,以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邀请省、市、区三级专家对森林质量优化提升重点任务、工程常见技术问题、现场施工管理经验等进行讲解和交流,全面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及实际工作能力。组建森林质量优化提升行动技术支撑团队,采取分片挂点负责制,通过释疑解惑、现场指导、操作培训、检查督导等形式,为全市8个有林区和4个市属林场开展技术指导,对各区造林选址情况、苗木准备、整地备耕、造林实施等情况进行现场督导,确保绿美广州造林各环节科学、合理、达标。四是落实苗木保障。强化保障性苗圃建设,将“各有林区建设至少1个国有保障性公益苗圃”纳入2024年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任务。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从化区、增城区等5区共计6个保障性苗圃建设已基本完成,同时已报省林业局申报省级保障性苗圃,为往后几年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提供充足的苗木保障。加强珍贵树种苗木储备,丰富珍贵树种在林分改造中的应用,逐步形成以乡土、珍贵树种为主的混交林,充分发挥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三大效益”,打造森林“绿色银行”。五是落实精细化管理保障。强调造林实施前的现地调查和分析,强化作业设计的规范引领。按照“种、苗、造、抚、管”一体规划思路,严把种子苗木质量、造林质量和未成林抚育质量,做到不合格苗木不进山、病虫害苗木不栽植、不符合标准不验收,全面加强新造林地和未成林地管护管理,将造林成果落地上图,确保造林成活率和建设成效。

来源:广东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