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现身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日,湖北堵河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整理2024年一季度的红外相机监测数据时,意外发现了一只珍贵野生动物的活动影像。经过专家鉴定,该动物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这也是该保护区自建立以来,首次成功记录到林麝的影像资料。
视频资料显示,这只林麝活动在海拔近1800米的林间,展现出了其独特的生物特征:后肢明显长于前肢,肩部低于臀部,喉部两条醒目的白色条纹平行向下延伸至胸部,双耳大而尖挺。它机警而欢快地跳跃在林间,最后消失于茂密的林海之中。
林麝,别名獐子、香獐,是一种小型有蹄类动物,因其珍稀性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濒危物种名单,同时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的极危物种。它们分布广泛,从低地丘陵到高山针叶林和灌丛地带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但通常独居或成对活动,展现出害羞且机警灵敏的习性。
近年来,堵河源保护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建功绿色低碳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县”的目标定位,持续加强保护区管理和监测力度,保护区内野生梅花鹿、黑熊、毛冠鹿、中华斑羚羊、豹猫、勺鸡、红腹锦鸡等多种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从深山秘境进入大众视野,这得益于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红外相机的精准布设,以及科研人员和全体护林人员的辛勤巡护和监测工作。
来源:湖北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