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抚州:创新探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6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建设方案》新闻发布会,抚州市林业局有关领导在接受记者提问时介绍了抚州市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面的做法。

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建立了南方林权交易所生态产品(抚州)运营中心,推动非国有、集体经营林地进入南方林权交易所生态产品(抚州)运营中心交易,在运营中心挂牌项目78个,成交项目62个,累计成交金额6208万元。

探索湿地占补平衡交易,在南丰县、临川区试点成立“湿地资源运营中心”,颁发了全国首份湿地生态权益证。全市登记湿地后备资源19817亩,收储7621亩,完成湿地占补平衡交易15起、交易金额1796.5万元。

积极稳妥推进林业碳汇开发,在黎川县开发、收储了全国首例远期林业碳汇13.7万吨;在资溪县探索毛竹林促汇、保汇、稳汇、增汇模式,获批“资溪县林业改造升级碳汇能力提升项目”授信6亿元、贷款3亿元。

打通林权不动产登记“堵点”

首创“落大宗发小证”,对原四至界线不清晰无法落宗的林地,创新“落大宗发小证”的方法,先确定大宗范围和权利人,精准缩小权利当事人,再由大宗内权利人区分具体事项,巧妙地解决了分户林权登记难题。

创新权籍调查方法,开发移动端林权信息采集软件,利用数据导入、路线导航、图层套合、矢量落宗、自动计算、电子签字等功能,提升了外业人员地籍调查效率。

率先打破数据壁垒,在全省率先实现林权登记管理与综合监管平台无缝对接,林权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实时共享,林权流转合同签署和登记一链办理,解决了群众在林业部门、不动产登记部门来回跑的问题。

全市共解决登记信息、权属重叠、地类沖突、确权程序等各类历史遗留问题79余万个,办理各类型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证书1.3万本、面积208.2万亩。

提升林权收储流转规模

抚州市本级和下辖11个县(区)全部建立林权收储平台,对碎片化或林农无力经营的林地集中收储並统一经营,形成优质资产包,再融资再收储,实现“滚动式”发展。

目前,全市已收储林地面积91.54万亩。强化林权评估担保服务,建立抵押财产价值评估制度,对抵押林权进行价值评估,实行分类管理。鼓励金融机构与林权收储担保机构合作,扩大可抵押林木范围,开办优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担保业务,对林权收储担保机构承诺收储或提供担保的,在利率上给予优惠。开展林地承包经营权延期试点,针对部分地方林地承包经营权仅剩10年左右、不足一个林业生产周期的现状,在广昌县先行试点,通过签订延期承包经营合同,解决了承包经营期限短导致林权收储流转难的问题。目前,已完成林权延包合同1.2万余份,面积45.7万亩。(郭美勤)

来源:江西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