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土地上小小油茶果 致富大产业

近日天气渐冷,江西省林业局科技示范园永修林丰基地的山头上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采摘成熟的油茶果,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步入基地,可以看到油茶鲜果红绿相间,一颗颗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这是油茶果挂果率高,果实饱满的盛况。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之一的江西省,油茶资源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当地充分挖掘油茶发展潜力,制订全国首部专门促进油茶产业发展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在这片红土地上,一大批龙头企业积极发挥带动作用,种植大户、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渐发展成熟,“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油茶产业迎来新发展机遇,也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

科研攻关 挖掘油茶发展潜力

油茶产量不高、效益低是摆在不少种植户面前的首要难题。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和宣传教育中心盘鑫海介绍,造成产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群众缺少管理经验,经营管理粗放,以及水肥管理存在问题。

“水肥管理是制约油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调研发现,种植户在油茶水肥管理方面还是处于人工灌溉和凭经验施肥的阶段,存在水肥利用率低,水肥资源浪费严重、投入人工成本高等问题。”盘鑫海说,为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该基地多措并举,通过实施油茶产业水肥一体化示范项目,提高油茶林成活率,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本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研究成果“人工林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体系”,进行油茶的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

“该技术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对滴灌系统进行现场和远程智能化管理,同时还能对林地的土壤环境因子进行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可以实现油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精准灌溉和精细施肥,还可以解决由水、肥引起的大小年问题。”盘鑫海说。

通过智能控制采集系统实时采集的土壤湿度传感器指示出的土壤含水率与田间持水量的关系,作为启动灌溉的依据,即当土壤湿度传感器指示出的土壤含水率数值,降低至70%田间持水量时,启动灌溉。过调查数据和实验预测2024年度的油茶全株的N、P、K元素年吸收量,根据吸收量来科学施肥,在新梢生长期以氮肥为主,果实成长期施氮磷钾平衡肥,果实成熟期以钾肥为主。

使用该技术后新造油茶林生长速度提高20%以上,达每年平均高增加30厘米,平均地径增加0.3厘米,平均冠幅增加20厘米;成龄油茶林增加油茶产量20%以上,使鲜果亩产量提高200-300斤,节约水肥管理人工80%以上,节水节肥显著。

除此之外,使用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能够大幅节约水资源和能源以及劳动力,还可实现油茶种植的标准化、智能化、规模化、集约化目标,增强产业竞争力,促进全省油茶种植产业快速发展。

树立品牌 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经过多年发展,江西油茶产业逐渐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但整体来看仍没跳出多、散、小的局面,缺少一个在国内叫得响的强势品牌。

2021年,江西省制定了《江西山茶油团体标准》《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标识管理办法》,各项重要指标均高出山茶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生产工艺、质量保障等均达到“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团体标准的山茶油,才能使用该公用品牌。

凭借鲜榨工艺和过硬的产品质量,全省五家企业获得山茶油公用品牌标识使用权。企业负责人介绍,加入公用品牌,帮助提升了企业知名度和产品营销力度。目前,企业年产茶油1500吨,销往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年销售额4100万元。

花深里油茶基地坐落在鄱阳县,现已种植油茶林5100多亩,带动周边农民种植6000余亩,基地获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国家油茶科技小院、国家丘陵山区农机熟化应用基地、天猫超市直采基地、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油茶良种采穗圃、森林食品基地、油茶示范基地、3A级乡村旅游点等称号。

当地在打造品牌的同时,积极拓展产品销路。江西相继开展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包括“江西山茶油”高铁冠名专列发车、举办江西省首届油茶文化节等,希望实现以“江西山茶油”公用品牌为引领,区域特色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为一体的“江西山茶油”品牌体系,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金秋霜露降,遍地油茶香。眼下,赣鄱大地上的油茶果陆续迎来丰收,进入采摘期,挂满枝头的油茶果长势喜人,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刘培俊 郇康新)

来源:江西省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