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运行1周年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已初见成效

   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至今,全国碳市场运行即将满一周年。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3日收盘,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84.9亿元,已经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效果彰显,促进了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3日收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其中,第一履约期基本达到预期,履约完成率为99.5%。截至2021年12月底,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收盘价最低41元/吨,最高达到62元/吨。碳价从48元/吨起步,2021年度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4.22元/吨,较7月16日首日开盘价上涨13%。截至7月13日收盘价59.1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23.1%。

  “碳市场运行以来,从制度规则、基础设施等方面基本达到了预期,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作为一种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市场化手段,碳市场顺利启动和运行促进了碳排放的隐性成本显性化、外部成本内部化,优化碳排放的空间和时间资源。

  吴琦表示,碳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将技术和资本引入绿色低碳领域,促进先进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与围绕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项目交易以及各种衍生品交易开展的碳金融相结合。此外,全国碳市场的抵消机制,有利于促进林业碳汇和新能源发展。很多林业和新能源项目在中西部地区,通过林业碳汇和新能源项目获得收益,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国碳市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碳排放交易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交易规模逐渐扩大,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在吴琦看来,全国碳市场需要在三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涉及领域和市场主体有待丰富,目前交易活跃度和金融化程度较低;二是碳排放和交易的法律体系不完备。目前,我国的碳立法工作相对滞后;三是碳排放和交易数据未统一,碳排放核算标准不明晰。

  宋向清也认为,碳排放统计指标体系、核算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应用规范和标准仍存在较大完善和提升空间。同时,大宗协议交易主导了碳市场交易,而挂牌协议交易较少,交易主体过于集中,市场活跃度明显不高。

  谈及如何进一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发展时,宋向清建议,引入交易市场竞价机制,重塑碳市场价格动态调整功能,促进碳价基本反映碳减排的边际成本,避免碳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价格扭曲。同时,建立并强化碳市场统计、核算和评价体系,确保碳排放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在碳市场配额现货交易品种的基础上,建议开发多种碳金融产品,在活跃碳市场交易的同时,提高金融机构参与积极性,从而为碳市场提供更为可靠的金融保障。”宋向清说。

  吴琦认为,加快碳市场发展,需要加快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推动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随着碳排放的核算、计量、报告制度的完善,能耗双控将转变为碳双控,进一步推动全国碳市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加快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行业,并有序扩容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合格市场主体,形成多层次市场结构。(包兴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