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开花好臭!为啥还有这么多人排队来闻
《鬼吹灯》中的“尸香魔芋”在国家植物园开花了!国家植物园(北园)展览温室在7月19日—20日举办“巨魔芋之夜”夜场活动,引发一票难求的观赏热潮。
还记得热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的“尸香魔芋”吗?作为守护精绝女王棺椁“boss”级别的神奇植物,“尸香魔芋”有着妖艳的外表,开花后散发的迷人气味能够让人产生幻觉。“尸香魔芋”在现实中的原型就是巨魔芋。
与影视作品不同的是,巨魔芋开花时散发的不是迷人气味而是刺鼻腥臭。这种臭味实际上是巨魔芋为了“交配”的另类方式,通过臭味吸引食腐昆虫苍蝇等为自己授粉。
为什么国家植物园的“巨魔芋之夜”活动“破圈”了?巨魔芋生活在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存环境被破坏,成为世界珍稀濒危植物三大旗舰种之一。另外,巨魔芋一生只开3次—4次花,每次开花不超过2天,全世界人工栽培开花次数仅100余次。出于猎奇心理,不少游客专程赶来见证巨魔芋的“高光时刻”。
另外,巨魔芋的故事感极强。无论是影视剧的演绎还是关于食人的传说,都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所以当它走进大众视野时,人们会觉得既亲切又有想象空间。并且这种植物并不是至善至美的形象,它的槽点,比如臭气、像挤粉刺一样出花粉,都大大提高了话题讨论度。
“巨魔芋之夜”的出圈得益于植物本身的特质自带“流量”,更得益于人们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以及国家植物园的影响力。此次开花的巨魔芋与另外两株巨魔芋形成了世界首次人工栽培状态下的巨魔芋群体开花。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和栽培养护方面的努力成就了这一幕奇景。这也让更多人看到了国家植物园设立的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科技与人文的共同作用,“巨魔芋之夜”的出圈经验值得借鉴。随着人们对神奇植物的好奇心越来越浓厚,国家植物园需要发掘、打造更多像巨魔芋这样的“植物明星”。如何把神奇植物的故事讲得生动,从而更广泛地进行科普教育,是值得国家植物园去探索的一个方向。
(网友在小红书平台分享的参观现场图)
当然,网络上也有对于此次参观活动的负面评价。对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借助此类活动推动更多人们关注生物多样性,相关单位除了要在活动吸引力上下功夫,还要在观赏体验、科普方式等方面加大力量。要注重提升游客参观的体验感和获得感,这样才能让更多珍稀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理念走入人心。
来源:中国环境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