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山有感情,守护绿色是我的责任!”——记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三秋乡生态护林员潘为平
一部手机、一把柴刀、一双解放鞋、一份干粮,常年与青山为伴,在森林里穿梭,守护着每一棵树,捍卫着这片绿色家园……这是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627名护林员的工作常态。
苗族汉子潘为平,是靖州县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护林员中的优秀代表。
菜地村“活地图”
潘为平家住三秋乡菜地村,距离靖州县城30公里。每天早晨天刚亮,他就身着迷彩服,脚穿解放鞋,臂挂红袖章,手拿小喇叭,在山林和村庄间穿梭奔忙。一声声喊着注意森林防火的口号、一遍遍到户宣传林业政策、一步步攀爬山岭瞭望,潘为平几乎每天跋山涉水徒步的路程不少于10公里,每年磨破底子的解放鞋超过5双。
从2014年被聘为护林员以来的8年间,他踏遍了菜地村的沟沟坎坎,对那里的每一道山梁、每一片林地、每一个地形地貌都了如指掌,熟记于心,当地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菜地村的“活地图”。
在夏季高温火险期,潘为平每天早晨6点定会准时出门,反复巡山到天黑才回家。饿了就吃几口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喝山里的山泉水。在寒冷的冬季,他也从不畏严寒,仔细巡护着每一片山头和林地。
“我生长在林区,对大山有着深厚感情,守护绿色是我的责任。”潘为平说,“只要看到这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林子,就是再辛劳、走再远的山路我都心甘情愿,从没觉得苦和累。”
绿水青山“守护神”
身为护林员,潘为平始终坚守林区一线,忠诚履职尽责,工作得到各级领导肯定。他对当地林情、民情如数家珍、了然于心。对于村民上坟烧纸、上山烧田坎、乱砍滥伐林木,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劝阻制止,耐心讲解法律政策。
潘为平深知眼前绿水青山来之不易,因此他对待森林防火工作一丝不苟、严防死守。每逢森林防火期,他坚持到林区亲手写护林防火标语、立警示牌,挨家挨户宣传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林草政策法规知识。在禁火期,他背着干粮,沿着山路,举着喇叭,一遍遍提醒村民护林防火。
菜地村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曾有一些人在利益的诱惑下动起了“歪脑筋”。潘为平在巡山护林时,遇见生面孔总要上前询问一番,仔细查问进山原因。2021年的一天,有3个外来人员想伺机进山拉网捕鸟,潘为平发现后立即上前制止。虽然潘为平一个人面对3个人,但他不惧威胁,厉声呵斥警告,捕鸟者心虚逃之夭夭。
潘为平不仅做到防人,而且还做到防虫。2020年9月的一天,潘为平在一次巡护途中偶然发现菜地村一处山腰处有零星的松毛虫疫情,他立即向乡政府报告,并迅速联络村里的其他护林员对全村的松树林进行地毯式排查。由于疫情发现及时,在县乡村三级共同努力下,及时遏制了虫灾,彻底消除了松毛虫害大面积发生的隐患。
8年如一日,潘为平坚守着菜地村这片绿色家园。山高林密、蜂虫叮咬没有阻挡他前行的脚步;刮风下雨、天寒地冻他从未停止过巡山护林;身体不适、家庭重担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护绿决心。在他的努力下,他管护的责任区从未发生过森林火灾,从没有发生过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正是因为潘为平的认真负责,才为我们菜地村守住了宝贵的青山绿水,守护了这片森林的安宁。”菜地村驻村干部覃园说。
山林纠纷“调解员”
今年3月的一天早上,菜地村三组村民潘启湖和二组村民潘家木因采伐树木发生山林界限纠纷,两人争执不下,于是找到潘为平做调解。潘为平详细了解纠纷发生的来由,苦口婆心地宣传调纠政策,深入分析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潘为平的积极调解下,两家握手言和,达成协议,圆满解决了这起山林纠纷。
菜地村有300多户人家,每逢遇到有山林纠纷问题,村干部都会第一时间安排潘为平去调解,潘为平也屡次化解矛盾。自担任护林员以来,他先后调解山林纠纷10余起。
“我们菜地村发生山林纠纷,一般都去找潘为平调解,因为他处理山林纠纷讲究方式方法,耐心听取各方意见,也是村里的‘活地图’,对山林界线的过去、现在都十分清楚,所以大家都非常信服他。”村民潘启平说。
2016年,湖南省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后,菜地村先后有26名贫困人口被聘为生态护林员。作为一名资深的老护林员,潘为平经常耐心细致地给新队员传授管护经验,比如在巡林过程中如何防蛇防虫、如何识别林业有害生物等,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在认真护林的同时,潘为平总是琢磨着如何才能把林区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近年来,他先后营造了100多亩杉木林,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林下种植了3亩钩藤,现在每年钩藤收入超过2万元,大幅增加了家庭收入。在他的带动下,村里成立了钩藤合作社,合作社每年为80余名低收入村民人均分红2000多元。
以青山为伴,与绿色同行。潘为平与靖州县600余名护林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着生态守护者的职责,认真护卫着全县林区的一草一木。(霍兴华 舒鑫)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