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EF项目助力云南打造湿地保护示范区
近日,全球环境基金“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建设项目(GEF项目)”指导委员会在云南省昭通市召开第4次会议,高度评价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的项目工作以及在湿地保护修复方面的示范意义。GEF项目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出资捐赠实施,财政部、国家林草局共同指导开展,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湿地保护,确保全球重要迁徙水鸟安全。2021年,云南成功入选GEF项目全国4个示范省之一。云南依
2024-03-26 -
安徽歙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赋能产业绿色发展
安徽省歙县积极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破解劳力结构、经营模式、投入机制、产业发展等问题,赋能林业产业绿色发展,加快推动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创新托管破难题。歙县山核桃林13.2万亩,面对林地分散且劳动力逐步老龄化的现状,歙县积极探索经营主体与农户共建共享共富的发展模式,徽山歙水山核桃合作社率先在黄山市开展“一块钱大托管”试点,为山核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路领航。多种模式化民忧。合作社针对农户不同
2024-03-26 -
湖南衡南推进林业科技创新显成效
日前,湖南省衡南县3家国家级、省级油茶产业龙头企业,被授予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荣誉称号。2023年,湖南省共有33家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荣誉。衡南县上榜的大三湘公司,持续专注于茶油制作的工艺升级及更新,近几年累计申请专利209项,已获专利授权82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 近年来,衡南县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部门支持、企业主体相结合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强化政策、资金、技
2024-03-26 -
创造珍稀濒危物种崖柏重生与回归的奇迹
创造珍稀濒危物种崖柏重生与回归的奇迹——记“感动重庆”的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年科研团队在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年科研团队十八年如一日接续奋斗、让濒危物种崖柏重生与回归的故事,感人至深。崖柏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99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崖柏野外灭绝。1999年,植物分类学家刘正宇在雪宝山再次发现了崖柏的分布群落,其
2024-03-26 -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3年后,三明深化集体林改又有哪些系统创新
问道三明深化集体林改从确权发证的探索实践到盘活山林的系统创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福建省三明市是重要策源地。1998年,三明市洪田村明晰集体林权、改革山林产权,率先实践分山到户的改革创新,成为中国林改的“小岗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福建三明是先行先试区。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考察调研,指出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
2024-03-26 -
从卖木头到搞旅游 中国东北林区实现绿色经济转型
3月14日,在伊春森工集团美溪林业局公司一处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样地,工作人员在整理林下剩余物。新华社记者 谢剑飞 摄新华社哈尔滨3月21日电 题:从卖木头到搞旅游 中国东北林区实现绿色经济转型新华社记者熊言豪、管建涛、陈益宸林地面积21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4.47%、森林蓄积量21.58亿立方米……一串串数字背后是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停伐十年的生态成果。停伐举措使中国最北森林屏障重获
2024-03-26 -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改革先行示范区创建启动
3月18日,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改革先行示范区创建启动大会在加格达奇召开。会议传达了国家林草局关于支持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改革先行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的若干措施,并就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进行了说明。会议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先行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把握好、运用好支持政策,深化地企协同共建,加快推动兴安振兴发展。要突出工作重点,合力抓好森林防火、林长制落实、环保督察整改等工作
2024-03-26 -
北京:加强湿地碳汇工作 探索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北京市园林绿化规划和资源监测中心持续加强湿地碳汇工作,积极探索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双碳”提供科学数据服务。建立北京湿地碳汇数据库,构建北京湿地碳储量和碳汇监测评估的技术体系,寻求以科学的数据服务北京“双碳”工作切实需求。摸清北京湿地碳储量家底。利用机制融合优势,密切联系乡(镇)、林场、村级等各级林长制网格员,开展157处湿地野外调查,摸清湿地碳储量的家底,首次实现北京市湿地碳储量的高分辨
2024-03-18 -
蔡中平委员:加快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
“森林是水库、粮库、钱库、碳库,集体林是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载体和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局长蔡中平委员介绍。广西、广东、福建、浙江、贵州等5省(区)是全国重要的南方集体林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固碳增汇潜力巨大。但由于政策机制不够健全,南方集体林区的林地和林木难以满足现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要求。一是造林碳汇项目开发极为有限。生态环境部发布
2024-03-13 -
赵坤宇委员:发展林业碳汇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森林作为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对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展林业碳汇,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等相关产业,是将绿水青山切实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黑龙江三环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民盟佳木斯市委会副主委赵坤宇委员说。目前,我国在发展林业碳汇方面虽然取得一些成果,但林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生态建设资金有限、生态公共服务支撑保障不足等问题还未有
202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