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碳”目标 增强林业碳汇能力

绿色低碳转型是发展理念和实践的深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2022125日,中共巴中市委五届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机遇加快推动绿色崛起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全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发挥优势守好绿色本底

  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指出,巴中是绿色生态资源富集区,要聚焦实现“双碳”目标,找准实践路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优势、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协同增效,创新驱动、改革赋能,市场主体、政府主导,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推动绿色崛起,建设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新兴增长极、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领区、全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先行区、全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

  巴中,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是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全市森林资源丰富,属全省重点林区,森林面积1165.9万亩,森林蓄积659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3.18%

  市林业局局长李旭表示,抢抓“双碳”政策机遇,全市林业系统将找准切入点、承接点,聚焦突破。首先,着力提质增效,“十四五”期间全市计划完成森林抚育40万亩、低效林改造15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全力扩大森林资源面积,增加森林碳汇。其次,通过加强资源保护,严格执行林地定额、林木采伐限额制度,强化森林资源巡查监管,加强巴中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压紧压实森林防灭火各方责任,深入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减少因不合理的资源利用、环境破坏等活动导致的碳排放。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近期,省林草局下发《关于启动全省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的通知》,确定我市为全省首批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市。李旭介绍,此次试点涉及摸清森林资源本底、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立、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林业碳汇金融创新和碳交易模式机制创新等内容,对我市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抢抓"双碳"重大机遇、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作用。

  就如何开展试点工作?李旭从六个方面做了详细介绍。一是编制《巴中市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实施方案》,结合巴中实际,进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开发。二是摸清家底状况。开展全市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资源本底调查,重点调查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本底,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建立健全区域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三是抓好项目开发。依托国家储备林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世行贷款项目等林业工程项目,明确林业碳汇项目开发类型、规模、布局,按照国省相关林业碳汇开发标准,重点开发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四是推进碳汇交易。密切关注国家林业碳汇交易政策走势,及时按照国省要求进行项目申报,依托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国家储备林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先期探索开发储备24万亩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争取实现林业碳汇交易突破并投入全国碳市场交易;推动实施大型活动、会议碳中和机制,鼓励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购买林业碳汇消除碳足迹。五是探索金融产品。支持各类银行积极开展林业碳汇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探索林业碳汇资产证券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盘活碳汇资源。六是构建技术支撑。借助国内科研院所和省级林业碳汇专家力量,为全市林业碳汇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培养本地林业碳汇人才,培育巴中林业碳汇科技队伍。

  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决定》明确,推进特色园区集约高效发展及农林等特色园区建设,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林业产业园区。

  李旭表示,明确园区建设重点要紧扣全市1+3”主导产业布局,结合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绘制“一地两线六园”林业产业发展“作战图”:围绕打造中国森林康养目的地,依托“光雾山-诺水河-空山”旅游环线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打造竹林风景线和彩林风景线,重点建设南江核桃、南江彩林、通江杜仲、通江核桃、通江楠竹、平昌核桃6个现代林业园区。

  丰富园区发展模式对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十分重要。李旭说,将推行高效融合的全产业链模式,积极延链补链,大力发展园区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仓储物流、旅游等服务产业,探索建设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为主导,林下经济协同发展的新型现代林业园区,实现“一园多功能”,推进多业态融合发展,把园区建成旅游景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森林康养基地。

“明确建设标准对园区创建十分重要。”李旭表示,《巴中市现代林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基地建设、设施装备、产品加工、新业态培育、绿色生产、品牌建设、科技支撑、组织方式、保障措施等9个大项18个小项的具体指标,将促进全市现代林业园区建设、认定和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来源:巴中日报